學與教博覽2021|提倡混合教學推行新課程 小六學生動手做手工皂 鼓勵學生主動學習
2021-11-12

^「 學與教博覽 」將於下月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因疫情而停辦實體展覽一年的「 學與教博覽 」,今年將於12月8日至10日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復辦。今年的主題是「教育當下,立足未來」,探索疫後混合式教學的發展新趨勢,以及人工智能(AI)教育。博覽當中有不少中小學校參展,分享創新教學方法和展示學生成果,聖公會阮鄭夢芹銀禧小學今年開始推行「21世紀課程」,每年級都有不同的學習主題,透過研究主題,讓孩子邊學邊玩。
聖公會阮鄭夢芹銀禧小學:推行新課程 先自學再發問 帶起學習興趣
聖公會阮鄭夢芹銀禧小學六年級的主題是「我是肥皂CEO」,全級120名的學生分成約4人一組,學習如何製作手工皂,產品設計,撰寫銷售計劃等一系列課題。「21世紀課程」每星期有兩節課,每節約30分鐘,在上課前老師會預先派發相關閱讀材料,讓學生回家自學,回校再與老師同學討論,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中一位「CEO」麥卓賢同學指喜歡自己先找資料再請教老師的學習模式,他試過因好奇氫氧化鈉為何會傷害皮膚,連夜找資料,直到睡覺時間都在想,最後回校請教老師,他直言「比起老師直接灌輸知識,這樣更好玩。」
花一年時間籌備 加強各科連繫
英文科主任兼電子學習組組長李偉銘表示校方花了一年時間籌備「21世紀課程」,每一年級的研究主題都有所不同,由一年級的了解社區,到四年級探討飲食失調,六年級親手製作手工皂,每一個主題都與社區息息相關,緊扣日常生活。而「21世紀課程」同時亦混合了不同科目的知識點,各科中重複的內容將會被抽走,再放到「21世紀課程」中,加強各科之間的連繫,例如:六年級的「手工皂」是與常識科青春期有關,問卷調查則與電腦科有關,而產品標誌設計則與視藝科相關。
保祿六世書院:引入AI教育 設計識別系統在校使用
至於葵青區的保祿六世書院,今年學校引入AI教育,打算在下一學年,在中二、中三兩級推行。今年有中四學生提前體驗課程,設計了一套名為「祿人入校」AI系統。系統分為兩部分,一是AI聊天室,只要學生在聊天室中點算相關字眼,AI聊天室就會提供相關的疫情資訊,例如:提供確診數字,校內防疫設備等。另一部分是利用人面識別系統,辨別學生有沒有正確戴好口罩,如系統檢測到學生沒有正確佩戴口罩便會發出聲響提示,系統有望於今年在校內落實使用。保祿六世書院副校長方霆禧指由於學校是女校,在推行STEM課程時會有所調整,不會過於著重編程,副校長指發現女生們的創作理念較為天馬行空,較為著重設計感,成品美感,注重用家感受。
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鄭弼亮先生提到今年可以用「新」字概括,既是「新」也是「身」,在科技發展下,電子學習將會成為新常態,慢慢改變舊有學習模式,同時也要顧及學童的身心健康,探討疫情下學生身心平衡發展等重要議題。
香港教育城與Bailey Communications HK合辦「學與教博覽」將有超過270場活動及360個展位,推出三個全新節目,包括AI高峰會、大灣區創新教育論壇及「疫後創新教育」研討會,探索更多不同的教育領域,以及由科技帶動的教育變革。
「學與教博覽2021」
地點:灣仔會議展覽中心
日期: 2021 年 12 月 8 至 10 日
網址:https://www.ltexpo.com.hk/
部分照片由學校提供
撰文攝影:莊汶琛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