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研植物發電 望可持續發展
2021-11-26

今期跟大家探討創新的另類綠色能源,首先是植物發電。植物發電是創新的概念,試想像如果你能透過植物發電,而全球有這麼多植物,能源危機豈非能輕易解決?而且這種能源是極環保,不會帶來污染的。可惜的是,植物發電離商業應用還有很長的距離。
控制發電過程
累積電量很多人在年少時都玩過「水果發電」,水果能發電是因為其果酸在水中會產生電解質,因此能導電。我曾多次教導學員測試不同水果的發電量,網上亦傳聞有人使用一千多片檸檬為電話充電(未知是否屬實)。這些都是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課程中常教的課題,今次筆者所談的植物發電雖然與此原理相近,但所用的是普通觀賞植物,而非檸檬等水果。另外,植物發電的原意並非一次性發電,而是希望達至持續發電,所以與大家以往所學的水果發電大不相同。
其實,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葉綠素能把水分分解為氫氣和氧氣,更可以把氫氣分解成帶電荷的氫離子和帶負電荷的電子,這樣植物體內就產生電流了。
不過這些電流微弱,一般人都不會加以利用,只會白白讓它流走。因此,科學家希望利用人工方法,控制這個產生電流的過程,便可以累積植物中的電量和持續輸出,為人們提供生活所需的電力。
發電量不穩難商用
可惜的是,上述植物發電的發電量實在太小,也不太穩定。不過,有科學家曾成功利用蓄起多時的植物發電,並運用那些電力替該植物拍下照片,引起關注,獲新聞媒體大幅報道。另外,曾有科研公司希望利用植物發電為電話充電,並推出過相關產品。筆者也想買來試試效果,但不知為何已再找不到此類產品。我亦曾購買一些植物做實驗,可惜效果不佳。看來商用的植物發電,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達成。篇幅所限,下期再談談水滴發電和其它新穎發電方法。
作者:科學世界學術總監謝志庭
親子王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