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馬友友是如何鼓勵年青人學音樂?|浪遊家庭大歷奇

2021-12-16


出生於法國,四歲開始學大提琴,七歲便在白宮為美國總統演出,獲獎無數的馬友友經常被譽為天才(Prodigy)。大多數人會認為天才橫溢的他,一定高不可攀;然而「無敵是最寂寞」,我們親身面見他時,卻發現這位大師非常和藹可親且充滿好奇心,很想和身邊的人,特別是年青人連繫起來(Connected),與他們交流,非常「玩得」。

近年,他積極地發起了「絲綢之路」音樂計劃,以演奏大提琴的形式,與絲路沿線的音樂家和社區合作,探索文化在社會中的作用,並藉此激發大家的想像力,增強大家對人文的聯繫。在相對保守的古典音樂界,將他這種不斷尋找跨文化、跨藝術界別的合作,體驗和對話,直以創造協同效應、新靈感和可能性的人實在少之又少。雖然馬友友名氣大,是World’s best loved Cellist(世界最愛的大提琴家),但所做的亦會受到批評,但他卻說:「如果我因循苟且,當然沒有人會批評我。只要你做一些創新大膽的事情,就會受到別人的批評。沒有人喜歡被人批評,但是我們要想,做這件創新的事,作出這改變,有意義嗎?只要答案是肯定的,就值得全心全意,無顧慮地去做。」他直言自從有了兒女和孫兒後,所想的都是如何留一個更好的世界給年青人。

因此,雖然已達退休之齡,現年六十六歲的馬友友仍然非常積極參與音樂教育的活動,以回饋社會。身為「大忙人」的他,2020年更花上十多天時間在廣州和十幾個來自世界各地的年青音樂家進行「音樂實驗」,實驗內容不是要後生仔聽他分享自己多年經驗,反而是他去聆聽這班青少年的心底話。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直接說:「我一生最感興趣的是人。」亦是因為這樣,他比很多人有更強的同理心。試想想,如果對已過世二三百年的古典樂章沒有同理心,又如何表演出樂章裡的感覺出來呢?如果沒有同理心,又怎能與和自己一起同台表演的樂團成員有默契呢?正正是這種同理心令他成為如此傑出的演奏家。

 馬友友說,Playfulness(嬉戲)才能激發Inspiration(靈感)和Creativity(創意)。演奏不應追求Perfection(完美),個人的Expression(表達)比追求完美更為重要。大師的話,又有幾多人明白呢? 豁達的他更說,將來的世界是屬於年青人的,而我們作為成年人,應該預備一個更好的舞台給他們綻放光彩。

作者:浪遊家庭大歷奇

 

其他文章:

音樂教育|馬友友的父親是如何教導兒子的?|浪遊家庭大歷奇
 

熱門文章

「恭喜 發奮 」|梁紀昌
03-08
小學決定你的人生基礎 請好好珍惜時間|梁紀昌
03-06
兒子被診斷患 自閉症 極心痛 每日尋找各種療法令人疲累 不如學懂接受令自己釋懷
02-24
兒童情緒|如何減輕 搬家 時為孩子帶來的心理壓力
09-20
教育孩子|孩子打人後的正確處理|何基佑
06-29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媽媽自白︳我不介意被人嘲笑嚴格 不溺愛不縱容才是真正愛孩子的媽媽
2024-04-20
多 看書,改變你的人生|梁紀昌
2024-04-19
億萬富豪校友的 成功之道 |梁紀昌
2024-04-17
保良局推「 幼小校長與家長同行」系列講座 專家:孩子從小建立正面價值觀 助增強抗逆力
2024-04-15
當 青春期 撞上更年期,如何共舞荷爾蒙變奏曲?|尚瑞君
2024-04-15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