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童身授|孩子也 自殘 ?

2022-01-14


有家長向我提問,說她的孩子有時會出現 自殘 行為,例如用手大力敲打頭部或臉部, 或者將頭撞到傢俬或牆上,令她擔心不已。究竟,孩子為甚麼會「自殘」呢?父母又可以怎樣處理?

了解背後原因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們需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家長可以觀察一下,孩子出現有關行為時,一般處於怎樣的狀態。當我們了解原因後,方能對症下藥,處理相關行為。

情緒控制

其中一個情況是,當孩子出現情緒時,例如憤怒、焦慮等,便出現「打自己」的情況,很有可能是他們未能清楚表達情緒,也未能好好控制情緒而導致。父母可以溫柔地說出孩子當時的情緒,例如「媽媽知道寶寶很憤怒」等,令他們明白其當刻的情緒,並學習透過說話表達。

除了表達,家長在日常應教導孩子控制情緒的方法,例如深呼吸、靜觀、使用魔法瓶等,甚至簡單到當察覺到自己有情緒時,便喝杯水或洗洗臉,也是有效的方法。父母可以跟孩子討論,或透過繪本故事,決定哪個方法最為合適。當情緒真的來襲,父母可以溫柔地提醒孩子之前所選的方法,以平復情緒,如果孩子能平靜下來,便應大力稱讚他們!

表達要求

部分情況則是當孩子有某個要求,但遭父母或照顧者拒絕時,便出現「打自己」的行為,從而希望達到目的(父母一般稱之為「扭計」)。此情況可能說明了自殘行為其實是控制照顧者的手段之一,讓照顧者屈服,滿足其要求。

父母可以留意一下,當孩子出現自殘行為時,家長的反應如何,例如最終都會滿足小孩的要求?這樣的話,需要處理的反而是父母或照顧者,例如學習適當的管教方法,包括設定冷靜區、反應代價、隔離區等,讓孩子明白其 行為不能讓他達成心願,並教導他適當的表達方式。

尋求關注

有時候,孩子為了尋求父母關注,也可能出現類似行為。如果父母在照顧弟妹或處理家務時,孩子最常出現這種情況,便有可能是為了尋求關注。

父母可以先確保孩子安全,但盡量在相關行為出現時,不過度關注,反而在未出現傷害自己的行為時,則給予關注及多作互動,令孩子明白父母的愛一直都在,而不應該以傷害自己的方法吸引注意。

感覺統合或特別需要

如果孩子「打自己」的行為沒有一個特定模式,即無論任何時候,他都可能出現此行為, 或故意將身體撞向物件等,相關情況便可能與感覺統合或其他特別需要有關。父母可以跟老師了解一下孩子的在校情況,如有需要應找專業人士協助評估及訓練。 

作者:程衞強(Victor Ching)(香港及英國註冊心理學家、認證靜觀導師)

專頁: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VictorChing

親子王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

電子產品|每次限制孩子玩手機,他就發脾氣,怎麼辦?|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孩子哭鬧|玩到興起唔願走 7個方法讓孩子笑住回家

熱門文章

「恭喜 發奮 」|梁紀昌
03-08
小學決定你的人生基礎 請好好珍惜時間|梁紀昌
03-06
兒子被診斷患 自閉症 極心痛 每日尋找各種療法令人疲累 不如學懂接受令自己釋懷
02-24
兒童情緒|如何減輕 搬家 時為孩子帶來的心理壓力
09-20
教育孩子|孩子打人後的正確處理|何基佑
06-29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崩潰日記|潮媽與威哥的正向教養
2024-04-23
抗拒感 |有一種凍,叫「阿媽覺得你凍」|Psychologist Parenting
2024-04-23
「這個 才藝 要不要繼續學下去?」5個幫助家長做決定的建議
2024-04-22
你貼對標籤了嗎?|我們不只是老師
2024-04-21
常被 擁抱 的孩子抗壓力更高 6個孩子最需要爸媽抱抱的時刻
2024-04-21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