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研究指雙酚S增患乳癌風險 常見於外賣飯盒收據等塑膠製品

2022-01-21


^蔡宗葦教授。 資料圖片
 
浸會大學領導的一項動物研究顯示,化學物質「雙酚S (BPS)」令乳腺腫瘤增生,研究團隊推斷,雙酚S可能增加人類患乳癌風險。團隊建議市民接觸過使用雙酚S的産品,例如購物時的機印收據,切勿再觸摸口鼻並最好洗手。而在購買嬰兒水樽同食物容器時,市民亦要看清楚成份。

雙酚A以往被廣泛應用於生產嬰兒水樽、食物及飲料容器及餐具中作增塑劑,以及於列印收據的感熱紙中作顯色劑等。帶領研究團隊的浸大化學系講座教授蔡宗葦表示,有研究指出雙酚A與人體內分泌系統失調、代謝疾病及乳癌風險增加有關,故科學家另覓其他雙酚A的替代品,包括雙酚S。

但浸大領導的一項研究則發現,代替品雙酚S一樣會有令乳腺腫瘤增生及增加患癌風險。

研究團隊在3組有乳腺腫瘤的小老鼠身上做研究,每日注射雙酚S,發現雙酚S會增加腫瘤的大小及重量,低劑量的組別腫瘤增生13倍(大小)及11倍(重量);而高劑量的組別則會增生4倍(大小)及4.5倍(重量)。

除了腫瘤大小增加外,雙酚S更會令壞死區及癌細胞聚集區亦有影響。當中高劑量組別的白老鼠壞死區面積佔腫瘤11.5%,較其他組別細小,相對癌細胞聚集區的惡性組織相應擴大,反映高劑量雙酚S或最終令腫瘤惡化。

團隊推斷,低劑量雙酚S加快腫瘤生長,高劑量雙酚S最終令腫瘤惡化,在人類身上,亦可能提高患乳癌風險。團隊認為,各地政府應就使用雙酚S訂定安全標準和法例。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熱門文章

珍惜生命|元朗朗晴居12歲男童墮樓亡
05-01
仁滙醫務|嬰幼兒疫苗集團傳營運異常 家長群組憂已買套餐「凍過水」 消委會勞工處關注事件
05-02
兒童意外 | 馬來西亞5歲男童搭 校車 被司機遺忘 鎖車內4.5小時 發現已成冰冷遺體
05-02
內地媽帶孩子住海南最貴酒店 港幣現金被房務員以假鈔掉包 遊澳門被遣返
05-02
姜濤生日|姜濤媽媽現身銅鑼灣姜糖陷瘋狂狀態 姜濤超擔心:快返去瞓
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