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孕媽媽過胖 引胎兒5大風險

2016-05-11


研究發現肥胖引起的疾病愈來愈多,懷孕婦女如體重超標,影響的除了自己,還包括肚子裡的胎兒,為自己為BB,孕媽媽有必要控制自己的體重。歐洲學者針對肥胖婦女(BMI≧30)懷孕時所造成的健康影響(包括孕婦本身及胎兒)做了研究,研究結果刊登在《Obesity reviews》,有以下幾點:

1.妊娠糖尿病:風險增加了2-4倍,肥胖程度愈高,風險愈高。

2.體內慢性發炎:過多的脂肪會分泌發炎激素,如果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容易導致妊娠糖尿病、胰島素阻抗性。

3.子癲前症與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是懷孕20週後新產生了高血壓及蛋白尿,是造成母親、胎兒死亡、併發症最主要的原因,而肥胖會讓子癲前症的風險增加3-8倍。

4.剖腹生產:肥胖容易導致產道受壓迫變得狹窄,以致不利生產,因此剖腹生產風險提高1-2倍。

5.手術傷口感染:風險增加1-2倍。

6.心理不健康:情緒易起伏、焦慮、憂鬱等。

母親肥胖對胎兒的影響

1.早產。

2.體重異常:容易產下體過過重的嬰兒或巨嬰,甚至嬰兒未來長大成年後也較容易肥胖。

3.先天性異常及缺陷:包括胎兒神經管缺陷、無腦症、脊柱裂、心血管異常、唇顎裂、肛門直腸閉鎖、水腦症、肢體異常等風險都提高。

4.自然流產與死胎:死胎的風險提高1-3倍,肥胖程度愈厲害,死胎風險愈高,這些與肥胖孕婦本身容易罹患子癲前症、妊娠高血壓、胎盤功能不佳等都有關。

5.其它:包括新生兒住加護病房機率、胎兒窘迫、孕婦產後出血、住院天數較長等風險都較提高。

此外,研究也發現,肥胖婦女產後較晚開始餵哺母乳,餵哺母乳的期間也比正常體重婦女來得短,換句話說,就是寶寶吃到比較少的母乳。整個孕期體重應該增加多少視乎該孕婦懷孕前的體重而定,正確的計算方法是,是以BMI(體重指標)為計算。

BMI(體重指標)是以懷孕前體重(公斤為單位)除以身高(公尺為單位)之平方所得的值。舉例說,如果一個孕婦懷孕前體重是50kg,身高是165cm(1.65m)的孕婦,BMI=50÷1.65÷1.65=18.36。BMI(體重指標)就是18.36。基本上,一般正常婦女BMI介乎19.5-24之間,BMI介乎24-27是過重,BMI27以上已經是肥胖。

要孕媽咪及BB都健康,打從懷孕開始就要好好控制體重,注意營養攝取,有規律地做運動。

網上圖片

 

熱門文章

胎兒 喺子宮都識喊?7個有關胎兒的冷知識
05-27
從初生至4歲 專家教路8個不同年齡階段 玩具 選擇攻略
05-21
私院生仔 分娩套餐收費一覽 順產2.1萬起 法國醫院開刀最平|生仔大計
05-26
41歲 洪永城 自曝結紮斷追仔夢! 心疼老婆3年連生兩女 產後身體虛弱|結紮避孕
05-28
陳展鵬太太被怪病纏擾逾月 眼睛發炎/臉部腫脹/頸部腫痛 單文柔:身體發出訊號需要休息
05-29

胎兒 喺子宮都識喊?7個有關胎兒的冷知識
2025-05-27
適合孕婦的8大天然 防蚊 法
2025-05-14
最新研究|準媽媽孕期食用 牛油果 BB 食物過敏 風險低逾40%
2025-05-09
陀B想旅行?睇咗呢10點先至好 Babymoon
2025-03-25
準媽媽減壓|大肚都要「透氣」!6招教你孕期壓力清零
2025-03-24
孕媽 咪執漏!超詳細產前產後必需品checklist
2025-03-20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