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研發低成本磁力共振儀

2022-02-11


磁力共振 影像技術廣泛應用於醫療診斷,但成本高昂,大部分發展中國家難以負擔。香港大學的研究團隊有見及此,成功研發簡化版磁力共振影像掃描儀,可透過標準交流電源插座進行操作,而毋須配備無綫電頻率或電磁屏蔽室,相對傳統的掃描儀成本大減。研究成果已在《自然通訊》發表,並在《Nature Asia》和《Scientific American》中獲重點介紹。

港大電機及電子工程系生物醫學工程講座教授,兼林護基金教授(生物醫學工程)吳學奎

應用深度學習演算

一台傳統磁力共振影像掃描儀價錢高達三百萬美元,據估計,目前九成以上的磁力共振掃描儀為高收入國家所擁有,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無法負擔。港大電機及電子工程系生物醫學工程講座教授,兼林護基金教授(生物醫學工程)吳學奎,從事磁力共振影像研究三十多年,他帶領團隊成功開發了超低磁場(ULF)0.055特斯拉腦部磁力共振影像掃描儀,透過使用深度學習演算法,消除了傳統磁力共振影像的限制,毋須配備無綫電頻率或電磁屏蔽室,令掃描儀成本大減。

團隊與瑪麗醫院神經外科合作,透過將ULF磁力共振影像掃描儀,與標準3特斯拉磁力共振影像掃描儀獲得的影像進行比較,儘管影像的清晰度和解像度不及精確診斷所要求的程度,但已能區別出大部分相同的病理,包括中風和腫瘤結果。

擬開放資源助研究

吳學奎形容,這項成果令磁力共振影像醫療保健,取得進步。「證明了簡化版磁力共振影像掃描儀是可行的,前面的路向可以有很多。」他相信演算法和大數據將是未來磁力共振影像技術所必須及無可避免的一部分,希望技術可應用於放射學以外的其他領域,例如兒科、神經外科及急診室。團隊將掃描儀的設計和演算法設為開放資源,提供給所有人進一步開發或應用。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文章:

香港大學統籌7個協作研究項目 獲研資局逾4000萬撥款

香港大學研VIA生物信息技術 分析細胞演化助精準對症

熱門文章

升小練習題|集合中英數常各科 10天大挑戰工作紙下載
07-22
IAL │為何愈來愈多香港學校開辦 IAL 課程? 是否比 DSE 和 GCE A-Level 更輕鬆?
07-03
N班學費 |九龍區154間幼稚園 N班學費 一覽
08-01
7歲仔突發高燒無法行動被誤診流感 媽媽機警回想1事 救子一命
05-10
劉德華 罕見分享愛女日常 12歲劉向蕙校內「炫父」暖心舉動獲讚乖女
05-05

科大初創製軟餐3D打印營養食品 下半年將在院舍試驗
2025-05-06
AI時代 大學課程選擇攻略 哪些科目最具未來職場競爭力?|陳筱芬教育博士
2025-04-30
3自資院校超收內地生 珠海學院 佔比最高 蔡若蓮:會發警告信
2025-04-28
科大錄取11名 精英運動員 人數屬歷屆之冠 每人每年最高可獲逾10萬獎學金
2025-04-25
AI|嶺大研AI嬰兒保溫箱揚威海外 日內瓦發明展奪獎 菲國診所試用反饋正面
2025-04-23
VTC|職訓局下學年加學費5.5% 每年平均約3萬元 10年來首次調整
2025-04-16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