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分享|媽媽不要帶頭霸凌自己 讓家人積極投入到生活中 不要只是旁觀
2022-04-13

是不是,我們都讓家人,成為了你的生活的旁觀者? 家人旁觀的久了,就會變成習以為常。所有的事情,都變成是你的事情,處理的好,是理所當然,處理的不好,也變成是你自己的問題。這樣的家人相處模式,對嗎?好嗎?媽媽不要自己帶頭霸凌自己。 不要再讓家人,成為你生活的旁觀者。要讓伴侶與孩子,都可以積極的投入,共居一室的家庭生活中。
現代生活形態忙碌,大家的時間,好像永遠都不夠用。我們急、我們趕、我們想馬上把眼前的事處理完,接着處理另一件事。
因為急、因為趕,自己動手做最快。總是自己在做,好像這個家,只有自己一個人,但是,明明還有其他家人啊!怎麼會覺得,好像只有自己一個人呢?
是不是,我們都讓家人,成為了你的生活的旁觀者?
家人旁觀的久了,就會變成習以為常。所有的事情,都變成是你的事情,處理的好,是理所當然,處理的不好,也變成是你自己的問題。這樣的家人相處模式,對嗎?好嗎?媽媽不要自己帶頭霸凌自己。
不要再讓家人,成為你生活的旁觀者。要讓伴侶與孩子,都可以積極的投入,共居一室的家庭生活中。
一、讓伴侶與孩子,分擔家務
家事,是一家人的事。但這句話,不僅像是一句炒不熟的口號,更像是每個媽媽在忙的昏天暗地時,不自覺地發出的求救囈語。
孩子還小的時候,體諒先生的工作忙碌,包辦所有的事。直到有一次,因為生病,難受到連飯都吃不下,幼子還是堅持要我送他去上打擊樂。他不讓爸爸送。先生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的說:「那今天幫他請假吧!」
請假?太過荒謬。我硬撐着病體送幼子去上課。在等他下課的時候,一直想着,如果我在家裏請假,在家裏消失,家會變成如何?他們會找不到東西?他們會無法上班、上學?他們還會發生甚麼事?一堆的胡思亂想,讓身體更不舒服,但心裏卻漸漸清楚,需要做些改變與調整。
我們都只是凡人,都不是超人,但當了媽媽的女人,常常把自己當成超人。累到身心力疲的女人,換來的不是感謝與疼惜,而是媽媽很情緒化、很神經質、很難相處。因為,無法負荷的壓力,讓妳成了渾身帶刺的刺蝟。稍微失衡,就引爆地雷,萬刺齊發,不但傷了家人,也弄疼了自己。
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開始跟先生和孩子溝通,讓他們彼此慢慢習慣跟對方獨處,讓先生也參與接送。
家事也不只是媽媽的事。開始教孩子買東西、煮飯燒菜、做他可以做的家事。當家人投入做家事的時間愈多,家人的感情,往往凝聚的更堅實,更有生命共同體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