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制度|國際 學校不會教出不肖子|何基佑

2022-04-26


早前看到教育界前輩趙榮德先生的一篇名為「 國際 學校易出「不肖子」?」的專欄。筆者認為這個題目實在太有意思。趙sir於22/4/2022刊登於《明周》的專欄表示:

「談 國際 學校之前,先談一談一般學校。在一般學校,學生會透過中文科,學到中國的倫理道德,知道何謂孝道,因此,孝順的子女,不會傷己傷人。國際學校,沒有中文科,缺少倫理道德的傳授,太重視個人自由的追求,這樣做,便容易超越底線。因而比較易出「不肖子」。 二○一三年,啟勵扶青會傳訊及資訊發展經理鄧蕙茵說過:「國際學校酗酒和濫藥問題比較一般學校嚴重。」二○一四年曾有一名國際學校十六歲外籍女學生,將友人贈送給她的大量大麻製成cupcake,在陸運會向同學兜售賺錢,後被同學告發被捕。又有十八歲就讀國際學校男生因與家人不和,逃避現實,在朋友慫恿下索k。」

 

到底為何國際學校會給予人一種錯覺,就是特別容易出「不肖子」?到底真的像專欄所指是教育制度的問題還是有別的問題呢?首先,很多國際學校都有中文科,而且是以普教中。其次,做人要有禮貌、尊重長輩、關愛別人、上進勤奮、這些是屬於普世價值,並不是哪個國家或社群的專屬。即使在沒有中文科的西方國家,其實早在幼稚園階段已經開始教導。中國人談及的倫理道德,孝道,好多時都是傾向外在、因為容易具體量化。意思即是心不是這樣想,但至少行為上需要體現出來。筆者沒有說注重禮節不好,外在也有外在的好。而是很難跟西方社會的禮儀文化相比。因此「西方人的倫理道德、和孝道不及中國人」這說法不太公平,其實只是大家表達的方式不一樣而已。一個典型例子,華人社會期望子女將來供養父母,這種觀念在西方社會並不流行。當你把老外的這套跟華人的相比,結論當然就是「西方人都不孝」。不過你要知道,西方人18歲後可以選擇自己搬出去住,半工讀讀書,二十歲出頭結婚。反而華人跟相親同居到結婚前是很自然,甚至是理所當然的事。難道西方人就可以可以下結論「華人都是裙腳仔嗎?」

 

讓筆者分析一下為何國際學校會給人一種錯覺「易出」不肖子。就專欄中提及的有國際學校學生酗酒、濫藥、陸運會賣大麻cupcake和索K等事件,不是因為教育制度的問題,關鍵就是父母沒有控制資源!所謂資源是指父母的時間、金錢和物質。事實上,歷世歷代的不肖子只有一個成因(沒有之一),就是父母沒有管理好自己的資源。上述的「玩意」全都是屬於高消費,試問一般學生哪裏來錢「享受」這些東西呢?再者,本地學校都有酗酒、吸毒的學生,只是對於國際學校學生來說,它們更唾手可得。

 

不論一個家庭有錢與否,只要父母不管理好資源,子女就注定成為不肖子。當父母從小呵護備至,給予子女過多的零用錢,卻沒有肩負起教導他們如何理財的責任,那些閒錢很自然就會被亂花。先別說濫藥,如果零用錢僅夠吃飯和基本花費,我想學生連買煙都要三思。如果較為富裕的家庭每個月給予子女一萬、幾千元零用錢,你猜他們將來投身社會時還願意由低做起,「卑微地」賺一、兩萬元薪水嗎?當然不會,因為我不工作都已經有。這類家長其實從小就已經知不覺地剝削了子女追求進步的動力。而且,大部分父母都盡量避免子女由低做起。這下問題就來了,父母期望子女初出茅廬就要高人工,子女都認為自己初出茅廬要高人工,可是沒有人一起步就可以達到這個水平,反而呆在家還有一份不錯的收入而且日子還要過得很舒適。換轉你,又會如何選擇?月薪一、兩萬元的工孩子看不上眼,因為從小到大吃得好,穿得好,早已過著十數萬元工資以上的生活水平。別說外出找工作,就連搬離家過獨立自主生活的動力/技能都沒有。如果家長養了一個不肖子還怪罪於高尚學府的教育制度,恐怕連中國人常說的「人貴乎自知」的自省能力都欠奉。

 

任何教育制度,任何社會文化背景都有不肖仔女。斯文中有敗類,出於污泥亦有不染,全都是管教的問題,這方面父母責無旁貸。

 

趙榮德先生專欄: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blogger/趙榮德/20220422-325763

 

作者: 何基佑

何基佑Facebook:www.Facebook.com/hokeeyau

其他閱讀 :

移民│兩次移民潮的分別跟子女情緒 |何基佑

引導思考|從小訓練孩子不離地|何基佑

熱門文章

「恭喜 發奮 」|梁紀昌
03-08
小學決定你的人生基礎 請好好珍惜時間|梁紀昌
03-06
兒子被診斷患 自閉症 極心痛 每日尋找各種療法令人疲累 不如學懂接受令自己釋懷
02-24
兒童情緒|如何減輕 搬家 時為孩子帶來的心理壓力
09-20
教育孩子|孩子打人後的正確處理|何基佑
06-29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超級媽媽」的蛻變 如何建立孩子的 安全感 ?|楊名殷博士
2024-04-24
崩潰日記|潮媽與威哥的正向教養
2024-04-23
抗拒感 |有一種凍,叫「阿媽覺得你凍」|Psychologist Parenting
2024-04-23
「這個 才藝 要不要繼續學下去?」5個幫助家長做決定的建議
2024-04-22
你貼對標籤了嗎?|我們不只是老師
2024-04-21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