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熱飯盒|含腐蝕性化學物遇水升溫達90度 專家測試揭自熱食品安全隱憂

2022-05-04


^自然派臘味雙拼煲仔飯的外盒和內裡食物溫度均超過攝氏90度。

只要倒入一瓶水,就可以輕鬆「打邊爐」,自熱食物看似方便快捷,但背後潛藏安全隱患。《星島》委託港大專家測試,發現自熱食物的外盒和內裏食物溫度,可在短時間內飆升至攝氏七十度至九十度,市民誤觸易被燙傷,若不慎堵塞排氣孔,更會膨脹爆炸,加上發熱包含腐蝕性化學物,隨意移動或會污染食物,專家警告必須小心操作。事實上,內地過去曾發生多宗涉及自熱食物的意外,部分地區更立法規管,惟本報向政府多個部門查詢,發現相關產品在港竟然「無王管」,恐埋下安全風險。

近年流行的自熱食物,只須在底層放入發熱包及水,其後放上食物,蓋上膠蓋,靜候約十分鐘,即可享用熱騰騰的美食。本報日前巡查超市、藥房和網上購物平台,發現數十款自熱食物,包括火鍋、粉絲、米飯及湯料等。記者抽樣比對其中五個品牌的產品,並委託香港大學理學院化學系講師袁美恩博士,檢測自熱食物在加熱過程中的溫度。

神奇的「自熱」功能,其實是利用發熱包內的生石灰(氧化鈣)、鋁粒和碳酸氫鈉,遇水後成為熟石灰(氫氧化鈣)的化學原理,將釋放的熱力用作加熱食物。記者和袁博士按照各產品的指示,放入材料加熱,結果發現五個樣本中,四個以膠盒作容器的樣本,外盒溫度在三十秒至一分鐘內,便由攝氏二十多度,上升至攝氏八十度至九十度,當中自然派臘味雙拼煲仔飯的外盒可達攝氏九十四點五度,足以令玻璃桌面碎裂。

包裝欠清晰熱度提示

盒內的食物溫度,亦以該煲仔飯樣本的攝氏九十二點二度為最高,其次是以金屬罐作容器的樂廚牌羊肚菌燉雞湯,達攝氏八十四點四度,亦因金屬導熱性能較高,最快達至高溫。袁提到,五個樣本均快速升溫,提醒市民在加熱時應避免觸碰或移動產品,以免燙傷,加上發熱包的化學物質,多為具腐蝕性的強鹼性,隨意移動或會污染食物。

袁強調,即使完成加熱,因仍存高溫,故不建議市民即時取出食物的容器。翻查各產品說明,雖有註明注意高溫,但均未標出最高溫度。另外,只有必品閣韓式年糕鍋和巴蜀懶人四川麻辣鴨血自煮火鍋,有提及發熱包分別會在十五秒和一分鐘後開始發熱,其餘均未註明,市民或低估當中熱度。

港大理學院化學系講師袁美恩與本報測試自熱食物,發現可短時間內加熱至高溫。

熱門文章

消委會 易潔鑊 推介 | 24款易潔鑊傳熱速度參差 4款樣本不符防黐底要求 即睇8款易潔鑊推介
05-15
消委會餅乾評測 |60款樣本55款含基因致癌物 附12款總評獲4星半以上高分推介
09-01
消委會BB車 |測試9款最新嬰幼兒手推車 4款高分推介
05-15
葵涌 中學生疑早會食麵包被阻 擸木工雕刻刀傷害班主任被捕
05-15
妻子婚後半年因病成植物人 丈夫照顧24年心累申請離婚獲批
05-14

消委會|44款 智能手錶 手環測試 3款樣本日常步數偏差逾59% 高評分產品均破千元
2025-05-15
消委會BB車 |測試9款最新嬰幼兒手推車 4款高分推介
2025-05-15
消委會 易潔鑊 推介 | 24款易潔鑊傳熱速度參差 4款樣本不符防黐底要求 即睇8款易潔鑊推介
2025-05-15
牙膏︱美國調查發現美9成牙膏含鉛 香港知名品牌入列 5款安全清單曝光
2025-04-24
消委會染髮劑|16款染髮劑含致敏物可致腎中毒 9款獲滿分最安全 50惠上榜
2025-04-16
消委會旅遊保險 |同價錢賠償最高差一倍 逾9成計劃削長者兒童保障額 最高達75%
2025-04-15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