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下,「在家學習」彷彿成為教與學的新常態,部分實體課堂轉以教學影片或線上課堂形式進行。在此期間,家長可如何協助孩子有效學習,同時維持和諧的親子關係?
幼兒教育著重幼兒的五大發展項目,包括認知和語言、情意和群性、身體發展、美感和品德,以及藉生活化的學習主題,提升幼童的自信心及自理能力。在家學習期間,家長應按實際環境提供及製造多元的學習機會,例如用膳時讓幼童協助擺放及收拾餐具、自行如廁等,有助他們發展上述各項能力。
另外,在家學習期間,幼兒學校和幼稚園一般都會提供家居學習教材套,並配合網上互動遊戲支援學習。過程中,家長及教師往往面對不少新挑戰。早前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幼兒、長者及社會服務系舉行講座,不少參與的幼師及家長均表示,如何維持幼童的專注力是在家學習最大的難題之一。
在提升幼童專注力方面,家長可先從客觀環境着手,例如上課時,避免在幼童的視線範圍內出現玩具,亦應調低電視機或談話的聲量等。由於幼童難以長時間維持高度專注力,所以每一個學習時段都不宜過長,家長應將學習時段設定在20至45分鐘內,與幼稚園課堂時段相若,中間亦需要安排適當的休息時間,並可交替進行動態及靜態的學習活動,令幼童維持學習興趣。
家長可以按幼童的興趣和喜好,制定從遊戲中學習的方式,提升他們的專注力和學習動機,例如小朋友喜歡玩具車,家長可以數數量的方式去讓他們學習數字概念。此外,家長亦可以使用道具與孩子一起構思和讀故事,為子女營造多元的學習氛圍,提升他們的想像力及創造力。例如家長可以在家中設置小型帳幕,模擬與小朋友到野外露營,並讓他們學習自然生態知識,彌補疫情期間未能戶外學習和考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