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疫下停課零食度日 兒童超重肥胖增兩倍 醫生憂影響 勝新冠後遺症

2022-06-24


新冠疫情下,全港學生累計停課長約四百五十天,影響生活及飲食規律。中文大學醫學院調查發現,一成四受訪幼稚園及小學家長認為,子女現時超重或肥胖,比例較疫情前增近兩倍,主要原因是學生在家抗疫,往往多吃零食解悶,甚至影響正餐,加上缺乏運動而致肥。有兒科醫生警告,兒童肥胖衍生的問題,比確診新冠的後遺症影響更深遠。 記者 袁嘉詠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聯同香港兒科基金,上月中旬至本月中旬以網上問卷成功訪問逾一千四百名家長,其中六成七人的子女就讀小學,幼稚園則佔五成八,發現認為子女超重或肥胖的受訪家長比例,由疫情前約半成,急升一點八倍至現時的一成四,其中高小學生情況最為嚴重,比例更由疫情前僅佔百分之七,暴增至現時的兩成四。

高小生情況最嚴重

雖然四成受訪者家中有人曾經確診新冠肺炎,但分析發現病毒與學生肥胖沒有直接關係。本身是兒科專科醫生的兒科基金董事趙長成指,一般在成長階段的學生,若每年增重三至四磅仍屬健康,但近兩年體重增加十幾、二十磅的學生,愈見普遍,情況令人關注。

調查發現,學生在疫情下飲食及生活習慣大幅改變,近九成學生使用電子產品時間增加,包括上網課及沉迷打機,減少做運動之餘,亦一邊吃零食、飲汽水等,近六成學生甚至因為多吃零食而影響正餐。同時學生年紀愈大,不良習慣愈嚴重。疫情下,不少家庭以即食麵為儲備糧食,令學生食用即食麵的機會大增,同時有八成及六成學生,分別減少戶外運動與課餘活動。

兒科專科醫生、香港兒科基金秘書長王曉莉形容兒童「三歲定八十」,肥胖衍生的問題比新冠後遺症影響更深遠,「眾所周知,肥胖影響心血管、高血壓、糖尿病。你想像一下,小朋友只有幾歲已有問題,到成年後就變成一輩子的問題。」她建議家長應以水果、乳酪等有營小食替代垃圾食品,改以意粉等更健康的食品為儲糧,並要求學生定時進食三餐,過程必須專注,「當學生不專心食飯時,便會不知不覺間進食過多食物,導致肥胖。」

兩成家長壓力飆升

調查又發現,兩成家長在疫下自評的壓力指數,飆升至最高水平的九至十分,原因包括整體收入減少,開支卻增加,疫下要全天照顧子女生活及輔導學習等;疫下學生快樂指數亦大跌兩成,有學生表示難以適應面授課堂,三成六人曾因返校上課而大發脾氣。經交叉分析後發現,家長壓力愈高,學生快樂指數及面授課堂的適應程度愈低。

趙長成建議,家長培養學生正確生活習慣,多鼓勵子女及表達關心,「譬如不要每天都問考試默書多少分、功課答對多少題,而是稱讚子女完成功課,努力學習。」他提醒學校不宜只追趕教學進度,應多關心學生身心靈健康。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熱門文章

方媛分享女兒功課疑揭母女「約法三章」 郭富城堅持與妻女以廣東話交流
03-07
女子帶遇車禍、終生不能自理前夫改嫁 現任丈夫分擔照顧 餵飯、幫忙洗澡無怨無悔
03-07
病房陪愛兒3日直至去世 媽媽傷心辦喪禮 突然收到兒子訊息 結局超荒謬
03-06
唔怕改壞名︱2024 香港熱門中英文名字 榜首原來係呢個名...
03-08
天瑜腸道蠕動失調 暫時只能注射葡萄糖水 爸爸歷55次電療 癌指數已回復正常水平
03-08

重慶地鐵 牆磚脫落擊中孕婦 家屬:心跳已停兩次 胎兒情況未知
2024-04-16
公立醫院 醫生流失率達6.1% 三年間逾千人離職 九龍中聯網最嚴峻
2024-04-16
馮盈盈分享 營養早餐 幫DSE考生打氣 有助集中思路/增強記憶力/提升學習效率
2024-04-16
菲律賓媽媽誕「多毛兒子」 認為懷孕時因食1餸菜而「被詛咒」 求醫揭患一罕見病
2024-04-16
台灣5個月大男嬰頭部骨折命危 揭保母疑暴力對待 媽媽自責太信任保母
2024-04-16
楊茜堯 女兒4歲生日 「小珍珠」扮迷你Elsa登場 群星攜星二代到賀 視帝仔埋頭狂食
2024-04-16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