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孩子打人後的正確處理|何基佑
2022-06-29
近日網上流傳片段見到一名年約六歲的小朋友在遊戲室用腳狠踢一名爬行中的嬰兒的背部。受襲嬰兒當場嚎哭,而踢人的男童亦迅速離開現場。事後有網民分享一張疑似是雙方家長的對話截圖,六歲男童的家長更表示:「我仔打你個仔,你咪打返我個仔囉」。雖然以上對話截圖未知是否屬實,不過網民都一面倒指責六歲小朋友的父母沒有好好管教。
撇下以上那麼極端的「小霸王」事件,其實小朋友玩樂期間有意無意的肢體碰撞偶然都會發生。因為搶玩具,或者不服輸導致小朋友情緒失控都是常見的事。可幸的是,這類肢體碰撞多數都不會造成嚴重傷害,最多都是傷和氣。不過每當遇到這類情況,家長就會很擔心。一來擔心自己小朋友破壞氣氛,二來又擔心旁觀者的目光。要是裝出一副嚴厲的樣子,又怕小朋友跟自己對着幹,愈演愈烈,結果搞出一場大龍鳳。要是放養,讓他們自由發展,(因為多數情況只要過一會又會回復正常),又怕對方家長覺得自己沒有家教。
保持冷靜
遇到這類情況首先要保持冷靜,既然事情在眾目睽睽的情況下已經發生了,首先要確保雙方孩子都安全,沒有損傷。人的安全最重要,誰是誰非要先放在一旁。情形就好像遇到交通事故後,車主只關心自己的汽車的損毁情況而忽略其道路使用者的安好一樣討厭。
家長先認錯
如果知道自己的小朋友明顯地理虧,我建議家長先認錯,所謂認錯就是讓對方知道,自己承認剛才發生的事情,而不是第一時間為自己子女辯解。「很抱歉,我見到我的兒子打了你的女兒一下。」「非常不好意思,我的小朋友尖隊了」。因為被打的是自己孩子,無論別人怎樣合理化,怎樣辯解都沒用。反而主動道歉,大方承認更能令對方「順氣」。很多家長嘗試馬上要求自己的小朋友道歉,不過如果小朋友情緒失控中,要他道歉基本上是沒有可能的,再者,他們認為自己沒有做錯。結果罵了大半天,半句道歉都沒有出口,事情沒有進展,對方也看不到誠意。
給小朋友一個機會表達自己
接下來就要分開大家的孩子,通過地域距離讓彼此冷靜一下,免得再互相刺激對方,同時又製造一個安全空間做接下來的事。雖然小朋友動手肯定不對,不過我們仍然需要給他一個機會表達自己。筆者建議家長問以下三條問題:「發生甚麼事?」、「你有甚麼感受?」、「接下來應該怎樣做?」。第一條問題是以他的觀點去看這件事,第二條問題讓他知道父母很關心他的情緒。第三條問題則聽聽他想怎樣處理這件事,好讓家長可以從旁引導。
嘗試握手言和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通常只有兩個結果,第一就是與對方孩子握手言和,繼續一齊玩。第二個結果就是終止活動。能夠做到握手言和當然是最理想,這個時候不妨再一次表示歉意,跟對方家長分享剛剛如何處理。底線就是,如果孩子再動粗,就要終止活動離開現場。如果小朋友無法冷靜下來,或者不願意再跟對方的小朋友玩,那就唯有終止活動,帶他離開現場。不過離開前最好再一次表示歉意,告訴他們自己小朋友今天的狀態未適合繼續在這裏玩耍。
以上只是一些建議的做法,由於能夠出現的狀況實在有太多,所以要按照當下情況再用智慧去處理。總之記住,先關心大家的安全,承認事情的發生,冷靜小朋友的情緒,了解小朋友的想法,決定留守還是離開。有系統,有步驟地處理,總比出現狀況後逃之夭夭或者隨便拋下一句「我仔打你個仔,你咪打返我個仔囉」來得更有體面。
作者: 何基佑
何基佑Facebook:www.Facebook.com/hokeeyau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