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新的起跑線 搖籃裏的STEM課程|黃秉華
2022-07-22

美國是一個危機感很重的國家, 上世紀五十年代對蘇聯的科學技術進步很在意, 尤其是蘇聯在原子彈和太空計劃一度超過了,美國於是奮起直追, 重點落在科學和數學教育,於是我們有了今天的新綜合學科︰科學、 科技、工程和數學的STEM教育。
今天,中國晉升為世界身二大經濟體,美國的目標移到了我們身上, 令美國感到不安的是中國有人口眾多的優勢, 近十幾年中國大量培育理工科人才,STEM畢業生, 研究專才的博士生已經大幅超過美國。
兩個大國日後要競爭科技領域,其實最重要的不是在大學或研究院, 而是在「搖籃」裏。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PCAST) 早前出版關於K-12的STEM教育建議報告中, 談到關於從哪個方向,用什麼手段激發學生接受STEM教育, 報告引用了《搖籃裡的科學家—認識嬰幼兒早期的學習歷程》The Scientist In the Crib—What Early Learning Tells Us About the Mind一書中的名句︰Every child is a scientist, it is often noted.
為甚麼嬰孩可以是科學家?原來在搖籃裏活動時的孩子, 天生有好奇與創意,他們可以發現關於這個世界的新事物, 並有衝動會尋求更多的理解。嬰孩是很神奇的,就像一個科學家, 會思考、得出結論、作出預言、尋找解釋,甚至會做實驗。
專家指出,科學家和兒童是屬於同一類人︰ 科學家也是由兒童成長起來, 家長可以為他們做好這方面的規劃工作,不過, 在引導兒童進入科學探索之前, 家長需要整理一下關於科學的基本知識︰科學, 就是以系統化觀察方法,探究大自然互動和改變情況, 用歸納方法形成原理,藉以增進知識。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STEM計劃是從幼稚園做起,建議大幅投資STEAM教育,為STEM制定成一套全新的教學方案, 以應社會經濟需求。中國也是積極的推動STEM, 例如小學已加入人工智能的課程,中國有意在下一世代成為AI技術領先國家。
入學校才學科學太遲了,起跑線原來在搖籃,我相信如果出版一本「 搖籃的STEM教育」,肯定成年度暢銷書,一笑。
作者:黃秉華
其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