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自然後果」教育唔等於縱容 這樣教才不會害了孩子

2022-08-26


早前看到一位網友分享一個故事:在快餐店裏有個小朋友到處亂跑,而父母沒有好好看管,最終不小心撞倒事主,並將事主的餐盤打瀉了,食物更剛巧掉到孩子的頭上,小朋友當然受驚大哭,而其父母更表示事主沒有拿好餐盤,要求賠償云云。

之後有朋友向我問道,如果父母希望運用「自然後果」的管教策略,應如何拿捏界綫?然而,怎樣做是自然後果,怎樣做是放任縱容呢?如上述故事,當父母警告過孩子亂跑會發生意外後,可以利用自然後果去讓孩子碰碰璧嗎?

首先,自然後果是指成人在提示孩子可能出現的後果之後,如果小朋友仍然繼續有關行為,成人就不作介入,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而孩子在承擔後果時,可能會出現脾氣,或者要求成人協助,這時候,成人只需要溫柔表示,之前已經作出提示,而這是孩子的選擇所出現的結果,孩子需要承擔就可以,不需要動氣,也不需要過多的教導,如「一早講咗你㗎啦!唔食飯會肚餓㗎啦!而家知死未?睇你之後仲敢唔敢⋯⋯」等。這個做法,可以讓孩子明白到每一個行為及選擇,都有不同的後果需要承擔,亦可以訓練孩子的決策力、責任感及解難能力。

可是,父母在選擇使用自然後果時,需要留意這個策略並非時刻合用,以下四種情況便應該避免。

傷害自己

如果孩子的行為會傷害到自己,比方說不肯吃飯,但孩子的生長綫已經嚴重徧低(例如低於5%),這樣,父母就不應該任由他們不吃飯,然後捱餓;又或者孩子在把玩危險的工具(如剪刀),父母也應該立即禁止。

傷害(或影響)他人

如上述的故事,孩子在餐廳亂走,不但可能會傷害到自己,也會傷害他人,因此父母也不應該以自然後果應對。除了傷害他人外,有時候,如果孩子的行為會影響他人,也應該主動禁止,例如在港鐵內以扶手當體操器材,或者在公共地方以擴音器觀看短片等。

能力問題

如果孩子因為能力不足或仍在學習當中,舉例孩子仍未懂得自我餵食,父母就不應該採取「你不吃就捱餓」的方法;又或孩子仍在學習穿衣,家長不應該抱持「你不懂自己穿就要着涼啦」的方針。

沒有即時或直接後果

如果孩子的行為不會導致即時或直接後果,父母也不宜使用自然後果,例如吃太多薯片會「熱氣」、不吃水果會「便秘」等,這些後果未必會即時出現,孩子也未必能夠將「行為」與「後果」連結,然而孩子可能正一邊承擔後果,有關行為卻仍然繼續出現,那父母都應該要有適當阻止。

所以,父母應該有不同的管教工具以應對不同情況。在公眾地方,還是看管好小朋友較為合適!

 

文:程衞強(Victor Ching)

《親子王》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

正向教育|改變不了事實,就改變心態|辰民爸爸

教養孩子|維護管教權威|香橙老師

熱門文章

「恭喜 發奮 」|梁紀昌
03-08
小學決定你的人生基礎 請好好珍惜時間|梁紀昌
03-06
兒子被診斷患 自閉症 極心痛 每日尋找各種療法令人疲累 不如學懂接受令自己釋懷
02-24
兒童情緒|如何減輕 搬家 時為孩子帶來的心理壓力
09-20
教育孩子|孩子打人後的正確處理|何基佑
06-29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親子教養|爸媽在孩子童年時做這6件事 孩子會記住一輩子
2024-05-05
媽媽分享︳與表兄弟姊妹一同成長 是對獨生子女最大恩賜
2024-05-04
為母則強|梁紀昌
2024-05-03
過度忙碌|戴公主
2024-05-03
學霸家長讓孩子學 乒乓球 因這個特別原因? | 浪遊家庭大歷奇
2024-05-02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