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懲罰VS承擔後果|何基佑

2022-08-29


當小朋友做了一些不當行為,多數家長都會進行管教。其中一種方式就是令孩子知錯甚至認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有部份家長都不自覺地用了懲罰的方式。有收看過「超級奶爸」系列電視節目的觀眾都知道我不建議「懲罰」,反而鼓勵運用「適切後果」。也許有人會認為筆者在玩言語藝術。沒錯,兩者聽起來很相似,其實只有一線之差,往往是這一線之差,不但無法達到管教目的,甚至有機會令小朋友留下永不磨滅的傷痕。

簡單而言,「適切後果」是向孩子傳遞一個信息,就是他需要承擔責任,而且我們相信他有足夠的能力處理這些問題。 「懲罰」的動機是使人受苦,目標是造成傷害,痛苦,甚至達到報復目的。 懲罰會引起怨恨,憤怒,很少可以令孩子學會我們想讓他學的東西。

比方說 孩子夜晚不願上床睡覺,結果第二天因為賴床而遲到上學,整天烏眉瞌睡,這些都是後果。孩子夜晚不願上床睡覺,結果被父母藤條溫豬肉,這是懲罰。又譬如子女吃飯不專心,父母在30分鐘後把飯餐收起,子女餓着肚子睡覺,這是後果。孩子女吃飯不專心,父母第二天不給東西孩子吃,這是懲罰。孩子不收拾玩具,父母代為收拾並把玩具收起若干時間,這是後果。孩子不收拾玩具,父母把玩具扔掉,這是懲罰。

上述幾個例子雖然有相似的地方,不過最明顯的分別就是前者是要小朋友承擔自己不當行為所以帶來的後果,而後者則是父母強加於孩子身上的懲罰,會令他們產生恐懼,或者身心靈的痛楚。那家長到底如何判斷自己所制定的是「適切後果」還是「懲罰」呢?筆者鼓勵家長參考以下三點。

人總有情緒,連筆者自己都有冷靜的時候。不過從今開始只要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內心,和管教策略的成效,起碼可以避免傷了元氣,傷了關係,以及減少自己和子女在管教上 走冤枉路。

作者:何基佑

何基佑Facebook:www.Facebook.com/hokeeyau

其它閲讀:

親子教養|七歲兒子難忘的消費經歷|何基佑

親子教養|孩子不打招呼怎麼辦?|何基佑

熱門文章

四點與子女平安過渡 青春期 |何基佑
05-16
子女即將踏入青春期 家長必學12個方法維持良好親子關係
08-08
考得差家長都要照讚?真的要放手不管孩子的 成績 ?|孝瑜療日常
05-16
珍惜生命|粉嶺山麗苑13歲男童墮樓 倒斃平台
05-15
1歲B女坐飛機掹甩窗框 港爸憂「幾錢先夠賠」網民大讚身教好重要
05-16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考得差家長都要照讚?真的要放手不管孩子的 成績 ?|孝瑜療日常
2025-05-16
四點與子女平安過渡 青春期 |何基佑
2025-05-16
「我想做醫生」的理由|Samuel Chan
2025-05-15
媽媽的不耐煩,是向家人求救的訊號|尚瑞君
2025-05-14
三大要點鼓勵孩子建立 良好飲食 ,嘗試新食物|Psychologist Parenting
2025-05-1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