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醫生】小時了了

2016-06-08


舊朋友飯聚,總不免談到子女們的學業,在座一眾家長熱切地交換情報,收風、放風,聽盡各校包羅萬有的科目和活動,有人提到就讀某名校小三的兒子明天西班牙語測驗。

「這是學校的正規語文科嗎?」孤陋寡聞的「吾係」問道。

「學校當是興趣班教,測驗不計分, 不過學校很認真,聘了位母語老師來教。」

「吾係」五、六歲時也曾算「自學」過西班牙語。那些年明珠台有播美國家傳戶曉的兒童教育節目《芝蔴街》(Sesame Street),讓我從小就認識大鳥(Big Bird)、青蛙凱米(Kermit the Frog)、安尼與畢特(Ernie and Bert)這些經典布公仔人物。其實每集《芝蔴街》都有專為拉丁裔兒童而設的時段,教西班牙語生字,兒歌也用西班牙語唱。所以「吾係」那時已跟主持人uno, dos,tres 的一起數數目,還「牙擦擦」的在老爸一眾老師同事面前,炫耀學到的一大堆外語字。「叻唔切」的結果, 自必是被爸媽痛罵一頓, 真可憐!

後來《芝蔴街》停播了, 我的西班牙語自學之旅就此告終。長大後興趣變了,跑去歌德學院學了一陣子德語,只可惜沒有多大實用會話的機會,上醫學院便更無以為繼了。現在,我的西班牙語和徳語頂多只屬「遊客級」,幾乎全部「俾返晒老師」了!

如今,「吾係」不時會以「小時了了」自嘲一番。

有説兒童在首數年語言學習能力特強, 所以學外語越早越好;然「吾係」從兩次學外語的經驗卻總結出:若要學有所成, 持久浸淫在特定語境才最重要。香港教育崇尚兩文三語, 粤英普並行, 語境空間已很擠逼,兒童學習「第一外語」英語的條件日趨劣化更不用說了,試問哪有容納多一種外語的土壤?任你生來有多大語言天賦, 要不是成長在能造就多聽、多講、多寫的環境, 外語的根底恐怕難以鞏固。 種子發了芽,沒有後繼的利好因素,也難以茁壯成長。

「你和你老公都不懂西班牙語, 囝囝要靠自己温習嗎?」另一位朋友續問。

「那就要靠菲傭姐姐幫忙了…」

不少人以為,菲律賓曾被西班牙統治,所以菲律賓人都會懂一點西班牙語。直到最近,「吾系」求證我家鐘點菲傭才得知,菲律賓的中小學普遍只教菲律賓語和英語,絶大多數人是沒有學西班牙語的。

以為隨便一個菲傭都「識少少」español,恐怕是個美麗的誤會。

然而,這可能已是香港父母所能給予孩子的「最佳語境」了。

作者:馮偉正醫生

熱門文章

育兒漫畫|養兒子省心秘訣 必要時可續命|牛媽彭小蹦
04-27
我的父母是話題終結者!|戴公主
05-02
實行 故意忽視 要達一致共識|慈慧幼苗
04-21
兒童意外 | 馬來西亞5歲男童搭 校車 被司機遺忘 鎖車內4.5小時 發現已成冰冷遺體
05-02
張致恒老婆憂猝死遺四子 揭自閉兒失控打爆電視掀崩潰
04-27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陪伴、真誠的交流比物質堆砌更重要 6個溫暖小瞬間 讓孩子感受愛
2025-05-02
你又沒和我約定,該怎麼樣乖!|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2025-05-02
給小朋友獎勵|梁紀昌
2025-05-02
我的父母是話題終結者!|戴公主
2025-05-02
「歸因」道理|梁紀昌
2025-05-01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