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教育|90後殯葬禮儀師陳培興:最心痛是看見小朋友的遺體

2022-11-18


彼岸花開,緣起緣滅,生老病死是一個循環,也是每一個人生的必經階段。死亡在傳統社會是禁忌話題,但對90後殯葬禮儀師陳培興(阿興)來說,人死如燈滅,死亡其實不可怕,反而留下來的人,要接受與摯愛天人永隔,才是最撕心裂肺的傷痛。

禮儀師的樂章

訪問當天,與阿興相約在墳場見面,見他身穿筆挺的西裝,手上拖着一個大型化妝箱,急匆匆、滿頭大汗地趕到現場,初見真人,比想像中年輕得多。阿興甫出社會,從事過數年教育工作,之後便是當殯葬禮儀師,細問原由,原來他在中學時已有投身殯葬業的想法。

「中學時,老師在課堂上播放了《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當時的印象很深刻,原來這個世界上有這一種職業,便一直放在心上。」後來阿興在大學修讀哲學,亦有從事生死教育的工作,畢業後,黃毛小子「膽粗粗」地向各大殮葬商自薦,看看有沒有面試的機會,見過幾間後,終獲聘請。

日本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於2008年上映,主要講述一年輕人在大提琴事業失敗後回到故鄉,意外地開始從事傳統祭祀禮儀師一職。他身邊很多人,包括妻子在內,都對他產生偏見,最終他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對死者的尊重而贏得他人敬重。

「初初入行時,基本上每一個個案都要跟進,會遇到很多不同遺體的狀態、不同的儀式、不同家庭的情況,我也是邊學邊做。」由最基本的剃鬚開始,阿興拿起剃刀,小心翼翼地替亡者剃走鬍渣;上粉底、胭脂、唇膏,盡量保留亡者最自然的妝容,就像是睡着了覺一樣。

看過《禮儀師》電影的觀眾,大部分都會認為處理遺體是一件「唯美」的事,但阿興坦言正式成為禮儀師後,才發現現實和幻想有很大距離:「電影的確拍攝得比較浪漫,但實際上我們要面對的,可能是全身變黑、發霉的遺體,又或者是從高空跌下的殘肢,這些在電影中無法看到。」

阿興沒有宗教信仰,面對亡者及其家人,只存着一顆恭敬的心:「人走了,最難過的是家人,能幫助他們妥善處理遺體、儀式,意義很重大。」

熱門文章

私家醫院生仔收費 |2023年全港11間私家醫院分娩費用 邊間醫院最受優惠?
02-03
人物專訪|安老院舍社工 阿肥 照顧中風癌母14年不離不棄:看着最愛的人受苦,自己卻無能為力
05-12
名人親子| 75歲 葉麗儀 罕談孫兒患癌 感恩仍有機會陪伴:將來不到我管了
04-08
【外傭僱主百科】外傭辭職 4大要點你要知
12-04
由貓貓校監到尖子名師 呂校長談香港教育制度:教育資源的錯!
05-09

人物專訪|15歲 少年製錶師 60小時打造人生第一隻陀飛輪 大膽追夢
2023-09-15
人物專訪|從閱讀入手 建立 小習慣 資深老師助孩子克服英文學習困難
2023-09-09
人物專訪|藝術家夫妻為兒子做滑梯韆鞦 鼓勵孩子 自製玩具 培養行動力
2023-08-24
人物訪問|9歲女童確診一型 糖尿病 患癌爸爸全職照顧 與女兒一起面對人生的不平坦
2023-08-22
人物專訪 |80後「五年抱四」 找到愛孩子的方式 由害怕到享受做媽媽
2023-07-29
生涯發展故事 ︳打破性別定型 成第一華裔閃避球女裁判
2023-07-2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