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培養孩子同理心| Kelly媽媽

2022-10-27


筆者讀過一宗個案,案主於日本一所著名大學的經濟系畢業並馬上得到企業聘用,然而他上任後卻令上司和同事大為頭痛,驚訝他的知識雖然豐富,然而與人溝通相處的能力卻是非常不足,以致工作上未能表現出他應有的才能,令人失望感歎。的確,我們所接受的教育除了頭腦上的知識,也必須包括人格的塑造、待人處事的態度和能力。其中,同理心是人際關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長可於子女孩童時期開始培養。

父母楷模

同理心(Empathy)是指個人能夠體會別人的感受,有將心比己、憐憫和體諒他人的能力。孩子學習同理心的基礎在家庭,如果父母關係健康,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都是真心的體貼對方、相親相愛,體貼對方感受,那麼孩子也會點點滴滴地學會去同理和「照顧別人」了。

另外,孩子亦會透過觀察父母如何以同理心對待自己,來模仿學習以同理心對待他人。父母以同理心對待孩子可以有以下形式,例如:

1. 生理上照顧他們的需要;

2. 心理上回應他們的情緒需要;

3. 明白和尊重孩子的個人特質,以適合他們的方法來教養,包括安排休閒活動、發展他們的潛能,以及管教的方法;

4. 真誠地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感到興趣。

孩子又會透過觀察父母如何對待他人來學習同理心。例如:父母如何應對餐廳的侍應、送貨到我們家門口的速遞員等。又例如在學校情境,父母聽到孩子講述關於其他同學的狀況,例如身體不適或學習困難,父母如何展現關懷,與孩子共同思考同學的需要等,也是一些可以參考的學習同理心方法。

真誠互動

最後,父母需要讓孩子明白世界並不會圍繞他們旋轉,在家庭情境,父母需要訓練孩子有時候把其他人的需要放高於自己的快樂。例如:

·堅持孩子需要在一些時候停止玩手機或看電視,幫助媽媽收拾地上的書本玩具;

·堅持孩子就算心情不好,亦不等於可以隨意對其他人例如外傭姐姐發脾氣;

·教導孩子當父母與其他成年人或小孩說話時,不能夠隨意打斷別人的說話、插嘴等。

筆者認為,父母的職責不在於養成展現完美行為的子女,而是培養他們成為有真實感受的個體,以真實的自己與他人互愛互動,這就是同理心的威力。

 

撰文︰Kelly媽媽(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電郵︰kellyymicahh@gmail.com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文章:

育兒心得|「曳」孩子| Kelly媽媽

補習嘔血錄│公主病│千尋老師

 

熱門文章

EQ訓練 ︳ 高EQ小朋友日後成就較佳 自幼訓練7大習慣有助提高EQ
03-24
為何孩子不聽話?|Hello Bonnie 國際親子台
03-21
【拜年如何叫親戚?】認住關係圖
01-16
父母心聲│衝去買補充練習的虎爸虎媽是怎樣逼成的?︱金牛急躁媽
03-17
理財 │孩子說:「沒錢生我出來幹麼?」該如何回應?│何基佑
03-24

EQ訓練 ︳ 高EQ小朋友日後成就較佳 自幼訓練7大習慣有助提高EQ
2023-03-24
理財 │孩子說:「沒錢生我出來幹麼?」該如何回應?│何基佑
2023-03-24
為何孩子不聽話?|Hello Bonnie 國際親子台
2023-03-21
拼出幸福家|初婚的衝擊|蘇美儀
2023-03-21
父中作樂|兒子拍拖|笨泥爸爸
2023-03-20
父母心聲│衝去買補充練習的虎爸虎媽是怎樣逼成的?︱金牛急躁媽
2023-03-17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