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氣逐漸轉涼,要喝杯熱水或熱茶保暖。坊間一直有傳翻煲已煲滾的食水會產生致癌物,如長期飲用更可致癌。有本港營養師實測,翻煲食水不同次數,拆解迷思,分析是否真的有損健康。
本港營養師團隊「Heal・The・Life」在facebook專頁發文指,任何食水之中都含有致癌物亞硝酸鹽,不過含量十分低,幾乎對人體沒有影響。至於有傳言指翻煲食水會增加致癌風險,營養師曾就此實測,翻煲食水1次、5次、10次及20次,結果如下(以每公升食水計算):
未經煲滾:亞硝酸鹽=0.004毫克
煲1次後:亞硝酸鹽=0.021毫克
煲5次後:亞硝酸鹽=0.028毫克
煲10次後:亞硝酸鹽=0.03毫克
煲20次後:亞硝酸鹽=0.038毫克
營養師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每公升自來水應低於3毫克亞硝酸鹽,而香港的食水每公升平均含有0.004毫克的亞硝酸鹽,即使翻煲食水20次,每公升平均亦只含有0.038毫克,仍遠低於世衛標準,屬非常安全水平。
營養師又指,熱水煲應該要定期清洗,否則會容易滋生細菌,並導致水中帶有鐵銹味。營養師又分享,可以在熱水內加少許白醋及檸檬汁,煲滾後浸一晚,翌日再清洗熱水煲數次即可。
獲頭條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