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研究:孩子自制力高成就更高 2大技巧培養自制力學「延遲享樂」

2022-11-29


每個家長都期望小朋友不會三分鐘熱度,有堅毅和永不放棄的精神。但偏偏小朋友這種特質總在不合適的場景發慣習慣死,例如:賴着不走求買玩具、不斷要抱等等,作為家長的你會有什麼解決的方法?

「我想要!買俾我!我而家即刻就要!」是一個需要即時被滿足的要求(Immediate Reward),也是一個關於自制力的課題。

自制力在心理學上理解為「延遲享樂」(Delayed Gratification)的能力,心理學家Walter Mischel 就這方面進行了一個非常著名的綿花糖實驗(Stanford Marshmallow Experiment)。心理學家邀請了600位4歲的小朋友,每人分別給了一粒綿花糖,然後跟他們說:「你可以隨時吃掉綿花糖,但如果你等我回來才吃,我會多獎你一粒。」結果15分鐘後,只有三分一的小朋友等到研究人員回來才吃。

實驗結果最令人驚訝的是10年後研究人員繼續跟進這三分一願意等待、自制力高的小朋友,發現他們不論學業成績、自信心、專注力、社交能力、成熟程度、抗壓能力各方面表現都更優秀。最後研究結果更發現「忍得住」的小朋友長大後一般學歷較高,較少有暴力傾向;「忍不住」的小朋友長大後相對就較容易有濫藥和肥胖的問題。

雖然後來有學者認為綿花糖理論有不足的地方,但不少教育界的專業人士在實際經驗中都發現,願意「延遲享樂」的小朋友學業效率一般比較高,行為問題也較少。不論在學習或成長的過程中,小朋友都將會面對很多誘惑,所以我們要有效地把自制力培養成習慣。

培養自制力2大方向

培養的方法可分為兩方面去討論:第一,爸媽是否言出必行;第二,累積小獎勵額度。

重點1:父母言出必行

「爸媽是否言出必行」決定了小朋友對父母的信任值,從而影響「延遲享樂」的成效。另一位心理學家Celeste Kidd優化了綿花糖實驗,把小朋友分成兩組,兩組小朋友都同樣擁有一盒用舊了的畫筆,兩邊的研究人員都答應會去取新的畫筆回來。但只有組別A的研究人員有帶回新畫筆,組別B的研究人員空手而回,如是者進行了數次,每次組別A的研究人員都兌現承諾;每次組別B的研究人員都食言。小朋友經歷過上述事情以後,才接着進行傳統的綿花糖實驗,結果發現組別B小朋友的等待時間較組別A小朋友短,很快便吃了那粒綿花糖。

由此可見,當父母信守承諾,小朋友會認為他們所在的環境是安定而且可信的,因而願意等待,在他們的經驗中,等待會得到正面的回應。相反,對於不斷被食言的小朋友,在他們的經驗中等待並沒有得到期望的結果,所以他們會選擇即時享樂,自然就說出「我依家即刻就要!」。

重點2:累積小獎勵額度

「累積小獎勵額度」是在實際運作方面上的討論。很多父母都會用獎勵來表揚小朋友的好表現,例如,答應小朋友如果有好的表現就送他想要的貼紙。這做法固然是可以鼓勵好的行為,但同時也可引導小朋友以等待和累積來換取更大的禮物。

建議父母可以跟小朋友溝通,告訴他:「五張貼紙的價錢加起來可買到一架模型車,模型車有多種玩法,不像貼紙一下子就貼完。」累積小獎勵額度來換取更大的獎勵,從而學會等待和「延遲享樂」。

灌輸「延遲享樂」概念給你們的小朋友,很可能會決定小朋友日後的發展和成就!

GEM Education創辦人Ms.Rosa授權轉載

GEM Education創辦人Ms.Rosa

其他閱讀:

備孕問題|婦科醫師:別再人云亦云網上求助 直接就醫最實在!

親子教養|想教好小朋友 爸媽不能缺少的4個特質

熱門文章

教養心得|摧毀孩子童年成長的10大禁條
04-27
【名人爸爸】高禮澤:仔女遺傳了我的乒乓球細胞
08-06
陪伴、真誠的交流比物質堆砌更重要 6個溫暖小瞬間 讓孩子感受愛
05-02
將軍澳男趁街市收檔順手牽羊偷蒜頭 檔主因一蛛絲馬跡揭發
05-03
冷血繼母判亡︱12歲女孩遭鎖廁所17天折磨斃命 生父助購1600粒瀉藥囚5年半
04-30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祝福的力量|Grace正向教養師
2025-05-03
陪伴、真誠的交流比物質堆砌更重要 6個溫暖小瞬間 讓孩子感受愛
2025-05-02
你又沒和我約定,該怎麼樣乖!|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2025-05-02
給小朋友獎勵|梁紀昌
2025-05-02
我的父母是話題終結者!|戴公主
2025-05-02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