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殘運動員|22歲因意外切除左腳 用11年時間復健 陳浩源感謝神奇媽媽120%支持

2023-02-10


還記得自己在22歲時的模樣嗎?是剛大學畢業,準備好在職場上搏殺;去畢業旅行,見識一下這個世界;還是打算好好地談一場戀愛,與另一半計劃下半人生?22歲,正值人生的花樣年華,然而一場意外,奪走了陳浩源的左腳,熱血青年頓變殘疾人士,人生就像是失去了所有希冀,留下來的就只有漫長的復康之路。

上天關了一扇門,總會為你開啟一扇窗,陳浩源花了11年時間復健,由坐電動輪椅開始,到轉用拐杖,現在已經可靠義肢走路。再次站起來,一步一腳印,如今的陳浩源是輪椅羽毛球運動員,在2020年東京殘奧奪得了香港史上第一面殘奧羽毛球獎牌,亦於2019年榮獲「香港十大傑青」銜頭。

回首往事,他最想感謝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媽媽和太太。

現年38歲的陳浩源,2019年「香港十大傑青」,於2010年成為輪椅羽毛球運動員,代表香港參加近300場國際賽事,並奪得超過60面國際獎牌。在2020東京殘奧,陳浩源為奪得香港史上第一面羽毛球賽事銅牌。

何必偏偏選中我

如果人生分為上下半場,那麼浩源的人生下半場,就是由他22歲開始。2008年的年廿九,他與同事到內地工作後,遇到嚴重車禍,意外導致一死一重傷,浩源因左腳傷勢極嚴重,需當場截肢。

「我被送回香港的醫院後,第一個手術做了接近20小時,輸了18包血,是個很龐大的手術,之後陸陸續續做全身麻醉的手術也有將近20次。」他形容自己是一個經常要家人簽「生死狀」的病人,但亦很慶幸自己可以被救活:「那一次意外,是一下子跌到落谷底,已經不可能再差,之後我走的每一步,只會愈來愈好。」

他身邊的同輩,有的升讀大學,找未來出路;有的已出社會工作,賺第一桶金。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人生打拚,而他,卻在醫院留醫了11個月。

在整個復康過程,浩源深深體會到愛的力量:「如果沒有人幫我,沒有家人的扶持,我覺得自己不能重新站起來。」

「身邊每個人都在努力,但我留在醫院很長很長時間,當時我覺得我人生這些時間白過了、白費了,我曾怨天尤人,何必偏偏選中我?」浩源指,幸而留在醫院的那段日子,心是溫暖的,因為自己不會受任何奇怪的目光看待:「在醫院,沒生病的人只是少數,加上我住在骨科病房,你失去了一隻手,不會歧視一個失去了腳的病人;你失去了一隻腳,不會歧視失去了雙腳的人。」

浩源從來沒有想過,真正的挑戰,是在他康復出院後的日子。

熱門文章

人物專訪|一家四口10年旅居3國 兩子曾轉7間學校 另類童年學會與變化共存
05-03
名人專訪|兩孩媽梁靖琪四十不惑 曾被父母勸轉行 堅持追夢沒有時限 為子立榜樣
06-14
名人專訪 | 朱凱婷 母女關係如「糖黐豆」 分享相處法則:不論大事小事,都要守諾言
12-13
這款 咖啡 100%有毒! 醫生警吿:可致中風甚至死亡 有6症狀即求醫
08-02
內地媽帶孩子住海南最貴酒店 港幣現金被房務員以假鈔掉包 遊澳門被遣返
05-02

名人專訪|谷祖琳 從逆境中悟出人生哲學: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課題 讓女兒做自己
2025-04-27
生死教育|走出喪親之痛蛻變成輔導員 陳敏兒 :孩子是父母的人生教練
2025-04-23
名人專訪|自言非「學霸」 當年入Wycombe Abbey屬奇蹟 馬露明 留學英國 以廣東歌解鄉愁
2025-04-22
國際婦女節| 兒童教育專家 Bonnie 從生活教女兒平等和尊重:家庭角色不應用性別來分工
2025-03-08
名人專訪 | 朱凱婷 母女關係如「糖黐豆」 分享相處法則:不論大事小事,都要守諾言
2024-12-13
名人專訪︱ 有感女兒在港讀書壓力大 張嘉兒 為女兒「孟母三遷」 分享加拿大教育3大特色
2024-11-29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