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別走......(給離不開孩子的媽媽)|Hello Bonnie 國際親子台

2023-01-31


小朋友的新年假結束,大人終於有自己的時間了。但其實,對不少家長來說,小孩子每天由起身到上牀睡覺前,幾乎一整天都是搏鬥時間。

我們經常不明白,為甚麼小朋友要拖延一個多小時,都還未能完成「睡覺」這行動 ? 除了孩子性格不同之後,另一主要原因是,在孩子心目中,他們認為睡覺是一種與媽媽分離 (Separation) 的狀態,故不想 (再次?) 面對Separation,用盡全力把這個分離延後。

最常聽見的方法是「媽咪,你可唔可以再講多一個故事」、「我想飲多杯水先瞓」、「不如再唱首歌俾我聽」、「可以再給我一個擁抱,可以嗎?」…… 這些問題無疑是引發我們的爆發點,怒吼「你到底可以睡了嗎」!

分離的解藥: 安全依附與Connect (聯繫)。

已經忙了整整一天,迫切需要Me Time,我們極期待孩子睡後的時間。即使只是一集Netflix,這段可以放鬆、不要照顧人的時間,令人急不及待。於是,我們全心全意地關注小朋友盡快進入睡眠,因為我們的me time要來臨了。

大家有沒有留意,當我們愈想孩子快速入睡,小朋友愈是不如願地進入睡眠。因為我們的焦急,在不知不覺中將孩子推向了他們內心深處最想避免的焦慮 – 要進入分離。

對孩子來說,閉上眼睛看不到你,也是一種分離,跟上學時見不到你一樣。孩子所需要的是一種安全感,可以是一個擁抱、一個故事、一陣子的陪伴,總而言之,是一種願意跟他Connect的安全感。

發展心理學家 Dr Gordon Neufeld 談過「安全依附」的重要,Connection (聯繫) 是孩子最重要的需求,對幼年孩子來說,面對分離是他們人生中嘗時最大的難關,無論分離是可以預料到的或是突然發生的。

我們要做是,不是盡快完成睡前程序,而是把孩子的注意力從分離轉移到聯結上。當接近孩子就寢時間,與其將注意力集中在「你快點睡」,不如將注意力集中在建立聯繫上。

以下3點,可以幫到父母們:

熱門文章

小朋友面對大場面 5個自信得體錦囊|梁紀昌
04-27
硬頸 孩子抗壓力較高、表現較優秀 美國育兒專家10招教育硬頸孩子
06-16
教養心得|摧毀孩子童年成長的10大禁條
04-27
兒童意外 | 北京7歲男童從高處 跳彈床 致5歲女骨折 法院裁定家長負全責 遊樂場承擔補充責任
04-30
中學 內地交流團 被帶到金舖「探索」1小時 過程全無講解 教育局:不涉強逼消費
04-29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會 運動 的孩子,更會讀書?|英國Leo老師
2025-04-30
前香港特別行政區首長梁振英的成長過程|梁紀昌
2025-04-30
支持 比責備更能改變子女|Connie Walk
2025-04-29
前美國總統夫人米歇爾的成長|梁紀昌
2025-04-29
沈殿霞 的5個成功之道|梁紀昌
2025-04-28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