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小朋友進入異性洗手間,一向是具爭議的話題,內地一名媽媽因帶6歲兒子進女廁,結果與另一名女子爆發罵戰衝突;事件片段在社交平台引起討論,大部分批評媽媽的做法,內地媒體亦發表評論指,兒童普遍3歲時已意識到「男女有別」,如果覺得「他還小甚麼都不懂」只是家長的一廂情願。
事發於上月30日,一名女子在哈爾濱地鐵站的洗手間廁格內,發現一名6歲男童在如廁,便告知「男孩子到女廁」是不妥的,怎料被勸阻的媽媽隨即發怒大罵「哪個女的說我孩子」,並質問是誰說這麼年幼的男童不可以進入異性洗手間。
根據女子當時拍下的短片可見,該名媽媽辱罵她「你沒有子宮,生不了孩子嗎?」、「你農村的啊?」等侮辱字眼,並要求女子要向其兒子道歉,「道歉!道歉!必須道歉!你傷害我的孩子了!你傷害他的心靈了,你知道嗎?你傷害他了!」期後該女子在微博發帖強調,自己並沒有對男童說過任何侮辱字眼,男童當下亦沒有大反應,直到他的媽媽辱罵時才開始哭,而後來男童爸爸亦加入罵戰,直斥她是「臭s/b」。
由於女子堅持不道歉,該名媽媽不讓她離開,「取得他的原諒,要不咱們誰都不許走」,直到地鐵職員到場,事件才結束;該女子亦透露,男童家長看到其發布的短片後,向平台舉報「侵犯肖像權」要求下架,而當地警方亦已介入調查事件。
網民看到事發影片後,普遍批評該名媽媽。
內地媒體《工人日報》發表評論指,兒童進入異性洗手間、更衣室等場所引發的爭議,最根本是關乎性別意識及個人私隱問題;按照自然規律,大部分兒童到了3歲後會開始意識到「男女有別」,對與自己因性別不同、身體結構上有差異的異性產生好奇心。
評論指出,隨着個人私隱保護意識提高,「如果孩子進入異性私密場所,的確可能讓部分在場的異性感到被冒犯或不舒服…」。同時又指出,大部分類似事件中,兒童是監護人的帶領下被動進入異性洗手間或更衣室,這樣可能不利於他們形成健康的性別意識,亦對他們不尊重,「要知道『他還小,甚麼都不懂』很多時候只是家長的一廂情願」。
事實上,香港法例列明,5歲以下兒童在異性成人陪同下,才可以能進入公廁異性洗手間;不過本港親子洗手間配套仍有改善地方,普遍只有大型商場設有相關設備,而政府轄下社區設施則有待加強。
來源:微博、《澎湃新聞》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