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3-10
有個木匠要木雕一些動物形象,他的技術鬼斧神工,見到作品的人對他都讚歎不已,有人問他秘訣所在,他說在動工前,必先平靜內心;入山後專心地視察樹木,遇到合適的形態才動手「加工」,以天合天,即「自然配合自然」。
在讀這則寓言(《莊子.達生》)時,我聯想起我們教育孩子也要用「以天合天」的方式去「塑造」他們。
每個孩子都像一塊獨特的「木頭」,他們都有不同的特質:每塊木頭有大有小、有長有短,形態和木紋不一,木匠會先仔細觀察木頭的特質,再決定它該適合雕成甚麼形象,孩子亦是一樣。
learning_cat
我邀請爸媽細心看看孩子的作業簿,觀察他們做作業時的動態,或許你會有新發現。 我發現作業簿裏的填充題,填的是字母而不是詞語?明明是個好機會,讓低年班同學多寫多串字,為何放棄這個學寫詞語的機會呢?我想到兩
閱讀能力 |由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主辦「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IRLS)公布新2021年度研究結果,發現本港高小學生閱讀能力排名全球第二,僅次於新加坡,得分為573分,疫情下不跌反升,創自身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