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嬰室問題】本港育嬰設施支援不足 政府設施最為落後
2016-06-20

本港的育嬰室配套較為落後一直算是個不爭的事實,近日工聯會就再有報告指出在整體設施落後的情況下,政府轄下的育嬰間支援較私人物業為差。
工聯會於五月調查本港公私營場所內24間育嬰間,政府和私人商場各取樣一半。該會以《育嬰間設置指引》為基礎,對育嬰間的不同範疇進行評核。而在抽查的24個政府及私營場所中,私人商場及百貨公司普遍比政府物業有更多育嬰間,且相關配套明顯優於政府物業內的育嬰間。其中觀塘apm商場平均得分最高,而鴨脷洲風之塔公園則得分最低。
育嬰間設置與需求皆脫節
儘管政府現時建議一間大樓應至少有一間育嬰間,但在部分人流相對較旺的地區,一間育嬰間根本不夠回應區需要。以觀塘apm為例,曾有媽媽要在外輪候40分鐘才能進入。又礙於商業機構的育嬰間設置指引只是勸籲性質,屋宇署又不主動巡查,令指引可說是形同虛設。
工聯會建議政府應把設置育嬰間規定為公營工程大型商場項目的投標要求之一,並以該商場的估計人流,提出相應要設置的獨立哺乳室和換片台數目。同時亦可參考台灣例子修改指引,以公共場所的總樓面面積為標準,優先建議面積較大的公共場所設立育嬰間,令整體規劃更具彈性。
育嬰間不便出入 空間及哺乳設施不足
不少商場和百貨公司中爸爸媽媽都需要推開多度防煙門才可進入育嬰室,而在巡查所揀選政府物業中,所有體育館和圖書館的育嬰間均被鎖上,需先通知相關職員才可以使用。以上情況其實違反了《育嬰間設置指引》暢通易達原則,並不方便使用者。畢竟無論是爸爸媽媽,獨自推著嬰兒車的時候都很難打開並通過多道門。
調查又發現部分地點的育嬰間空間不足,根據《育嬰間設置指引》,育嬰室面積最少要有約5平方米,但有七個地點的育嬰間未能符合指引。當中以文化中心的育嬰室最細小,由於洗手盆設在門口附近,要推嬰兒車進去恐怕也有困難。此外,哺乳設施不達標的情況最嚴重。在調查的育嬰間中,有一半地方沒有提供電源插座,而由所有政府轄下育嬰間的椅子都是沒有扶手的。
這反映《育嬰間設置指引》有不少改進空間,例如指引只要求與樓宇要配備可以「舒適地餵哺嬰兒的座椅」,描述比較空泛。政府一直希望作牽頭角色,鼓勵商界設置育嬰間,但從現實情況來看,反而是政府應多向商界和其他國家學習,檢討《育嬰間設置指引》和《商業樓宇提供育嬰間設施》對育嬰間的要求。
資料來源:工聯會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