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再發極端酷熱天氣提示 連續兩日發出 市區最高氣溫可達35度 提防中暑急救+預防方法
2023-05-31

颱風瑪娃的外圍下沉氣流正影響華南沿岸。 天文台 在上午10時15分發出極端酷熱天氣提示,即市區最高氣溫可達35度,為連續兩日發出相關提示。截至上午11時10分,元朗公園錄得最高氣溫達37.1度。
勞工處亦在上午9時40分發出黃色工作暑熱警告。
天文台預料今日(31日)天氣極端酷熱,最高氣溫35度左右,部分時間有陽光,初時局部地區有煙霞。而下午及今晚有幾陣驟雨,局部地區有狂風雷暴,吹微風。天文台預料新界多區氣溫可高達36度或以上,更預料上水可高達39度。天文台提醒市民留意身體健康狀況,多補充水分及做足防暑措施。如感不適,請盡快求醫。
在上午11時10分,天文台錄得32.6度,濕度為74%,在京士柏錄得紫外線指數為8,強度屬於甚高。截至上午11時10分,本港部分地區已錄得達35度或以上的高溫,包括赤鱲角、深水埗、長洲、上水、大隴、流浮山等地,而元朗公園更錄得最高氣溫37.1度。
天文台表示熱帶氣旋瑪娃會在未來一兩日橫過台灣以東海域,隨後移向日本以南海域並逐漸減弱。而本港受其外圍下沉氣流影響,天文台展望未來一兩日持續酷熱,有幾陣驟雨,局部地區有雷暴。而高溫觸發的驟雨及雷暴會持續影響本港,周末期間至下周初仍有幾陣驟雨。
提防中暑│症狀+急救+預防
香港夏季天氣持續酷熱,加上濕度高,無論大人或小朋友,都有機會出現「中暑」症狀;天文台指出,當最高氣溫超過30度,中暑個案便會顯著上升,若處理不當,嚴重可引致器官損害,甚至死亡,絕對不能忽視!
中暑原因及症狀
在酷熱、濕度高的環境下,身體未能出汗散熱,導致核心體溫上升,影響身體正常運作機能,便會出現「中暑」症狀。
患者初時會出現以下徵狀:
– 身體發熱
– 皮膚發紅
– 汗流太多或沒有排汗
– 心跳及呼吸加快
隨後有機會出現以下徵狀:
– 疲倦
– 食慾不振
– 暈厥
– 視力模糊
– 神智不清
– 方向感混亂
若未能及時處理,可能會出現脫水、休克,甚至死亡。
延伸閱讀:提防中暑│症狀+急救+預防+消暑水果/湯水/風扇推介
獲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