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祝福,由名字開始|湯圓
2023-07-05

最近讀過一篇花邊故事,說一位家長投訴學校老師讀「錯」女兒的英文名,就算後來老師隨俗改口,跟「名字主人」的喜好發音,都消不了母女倆的心頭之憤,處處刁難,害得老師要投稿公開,一洩心中委屈。
對於孩子的名字 (在香港尤其中文名),一些家長或會視為給孩子的第一份禮物,將最好的祝福都賦予在孩子的名字之中,好叫他們一生都有父母最純粹的愛陪著走,故常常有永健、欣晴、樂兒、穎聰…等獲祝願健康、快樂、聰明的幸福孩子。
當然,也有爸爸媽媽,甚至族中長輩會把家國傳承等偉大事業的想像,注入孩子的名字,讓孩子一出生就有發奮圖強的人生目標,亦因此我們總會認識一個兩個叫興業、振邦、長治、家馨…等懷遠大抱負的朋友。
關於改名,還有好多可能性,例如有人會以五行八字命格先行;有人著眼筆劃數量;有人重音律聲調或求鏗鏘、或求優美和諧;也有趕潮流用字,從近年幼稚園一班總有十個八個梓彤、柏喬、希晉、子澄…就可見一斑!
我們每個人的名字,多半不是由自己的自由意志而來,但如果我們能說得出自己名字的由來和意義,不是很有意思嗎?最近Oh!爸媽舉辦一個毛筆書法比賽,內容是邀請K3至小六學生提交自己名字,再加父母和祖父母的名字作為參賽作品。筆者特別推介此比賽,因為同學除了可以接觸書法藝術,由寫好自己名字開始寫好中文字;更可以藉著練習名字,讓一家人又分享又了解各人名字的故事,是寓寫字於跨代親子交流的好機會!比賽詳情:https://events.ohpama.com/136550
作者: 湯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