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3
為鼓勵兒童及青少年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香港公共圖書館主辦的「兒童及青少年閱讀計劃」(閱讀計劃)多年來一直深受學生、家長和學校歡迎,今年(二零二二至二三年度)新增超過八千名會員,反應熱烈。
閱讀計劃以幼稚園至中六的學生為對象,分四個組別,分別是家庭組(幼稚園至小三,由家長陪同)、高小組(小四至小六)、初中組(中一至中三)及高中組(中四至中六)。已經成為香港公共圖書館登記讀者的同學可以到任何一間公共圖書館申請或經學校/團體提名參加,成為閱讀計劃的會員。閱讀計劃的會員均會獲發一本我的「閱讀足印」紀錄冊,用作記錄他們的閱讀進程,例如參加者借閱或閱讀的書籍、「我的悅讀分享」、「心儀好書推介」,以及參加「月月讀書樂」月會等相關資料。
今年共有二十四位會員憑所撰寫的閱讀報告獲得「每月之星」獎項,其中作品最出色的九位更獲選為「閱讀超新星」,另有二十位最積極參與「月月讀書樂」月會的會員獲頒「樂讀小菁英」獎牌。閱讀計劃除設個人獎項外,亦設「最積極推動參與學校」獎及「最積極推動閱讀學校」獎,嘉許積極推動閱讀風氣的學校。
康文署香港公共圖書館日前(十一月十八日)於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證書頒發儀式,表揚積極參與本年度閱讀計劃的得獎者,以下是部份得獎學生會員分享他們的閱讀心得和參與計劃的體會,以及部份得獎學校代表老師分享在校內推廣閱讀計劃及提升閱讀風氣的經驗。
「閱讀超新星」獎:會員在閱讀後撰寫「我的悅讀分享」,經圖書館館長推薦,可參加「每月之星」評選。年度總結時,其中每組最出色的3位「每月之星」優勝作品得主可獲頒「閱讀超新星」獎。
選讀作品:《不怕唷!彩虹魚》
何政宏同學自小在閱讀氛圍濃厚的環境成長,家中亦有不同類型的圖書,兒時母親的睡前故事,為他打開了書海的大門。何同學喜歡公共圖書館寧靜的閱讀環境和館内豐富的藏書,讓他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他尤其喜歡自然科學類的書籍,讓他能夠增進課外知識,提高學習能力。
選讀作品:《不一樣的故事:阿濃愛的故事32篇》
「閱讀超新星」(高小組)得獎者之一的紀懷愛同學坦言是次獲獎讓她喜出望外。在《不一樣的故事:阿濃愛的故事32篇》中,〈阿當和阿德〉的故事最令她印象深刻,阿德和阿當之間濃厚的兄弟情誼深深打動了她。她表示閱讀既可以學習知識,又能紓解壓力,尤其喜愛閱讀《漫畫大英百科》系列叢書,箇中知識豐富,書中的漫畫亦生動有趣。
選讀作品:《回到冰雪上的日子》
黃穎琳同學對獲獎感到十分雀躍,最初由老師推薦閱讀《回到冰雪上的日子》一書,書中的故事讓她明白到如何和他人坦誠相處,才能維繫長久的友誼。黃同學喜歡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尤其是偵探小說,更喜歡到圖書館享受寧靜的閱讀氛圍。她認為閱讀可以提升寫作技巧和豐富她的詞彙,對學習和寫作皆有莫大裨益。黃同學亦表示透過參與閱讀計劃,提升了自己對寫作的信心,更希望明年參加學校舉辦的接龍小說比賽,一展身手。
「樂讀小菁英」獎:首20名參與「月月讀書樂」月會次數最多的會員,可獲「樂讀小菁英」獎項。
本年度「樂讀小菁英」獎項的其中兩位得獎者是一對姐弟,他們經常一起參加「月月讀書樂」的月會活動。姐姐葆盈談及最難忘的一次月會,是以運動為主題的活動,因為姐弟二人都熱愛運動,所以對是次月會特別投入,非常開心。弟弟葆彥和姐姐的看法一致,認為月會會舉辦不同形式的活動,既可以聽故事又可以做小手工,十分有趣。在閱讀習慣方面,兩姐弟各有喜好,姐姐喜歡閱讀成語故事和圖畫繪本類型的圖書,而弟弟則喜歡閱讀STEM科普類的書籍。
聖公會仁立小學及播道書院分別獲得「最積極推動閱讀學校」獎和「最積極推動參與學校」獎。
連續多年獲得「最積極推動閱讀學校」獎項的聖公會仁立小學致力在校園塑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透過不同崗位的老師通力合作,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校方著重閱讀與校内課程的「連結」,科任老師會向同學推薦不同類型的課外書籍,並不會局限學生只閱讀與科目相關的書本。學校圖書館老師更會協助科任老師就課程主題搜羅閱讀材料,亦會在圖書館設置相關的主題書架,在圖書課上向學生推薦。
播道書院希望透過不同的閱讀活動讓學生樂在其中,讓閱讀成為學生的終身習慣,例如讓學生嘗試「寫書」,在創作的過程中讓他們明白成為一位好作家亦要成為一位好的讀者,增加自己的寫作素材,令學生主動閱讀。校方更讓中學部和小學部的學生互相佈置主題閱讀區,推廣校園的閱讀風氣。老師亦會收集及分析學生的閱讀數據,為較少借閱書籍的學生,在閱讀課為他們推薦適合他們的書籍,積極地增進他們對閱讀的興趣。
更多「兒童及青少年閱讀計劃」詳情,請瀏覽:www.hkpl.gov.h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