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 強 孩子感恩濃︱慈慧幼苗

2023-11-21


 自然教育 |現今講求便利和舒適的生活模式中,成人或小朋友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已漸少,不是每個成人都能接受沒有空調,但要面對日曬、飛蟲等的戶外活動,他們甚至會顯得不耐煩和嫌惡;由於學校與家長重視孩子的課業及考試,很難得會給他們舉辦大自然戶外活動。其實,小朋友多接觸大自然,有助增強專注力、觀察力及提升五感的敏銳度,且會懂得尊重人,以及存感恩之心,各位家長可以參考以下培養孩子自然智能的方法,令孩子愛上 大自然 。

放假親子去邊好?

 

今日熱話

培養 自然智能 

教育局有指引鼓勵幼稚園學生每年最少有兩次離開校舍,進行戶外教育。究竟 自然教育 與兒童成長有什麼關係呢?加德納(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由原本只有七項智能,到1999年增加了 自然智能 。加德納認為自然智能的核心是人類對植物、動物和其他自然元素的認知能力。威斯康辛大學蕾斯莉·威爾遜教授指出,自然智能包括擁有敏銳的感覺能力(五感),運用感官來察覺和辨別自然界中的事物。

孩子在滿滿被照顧中成長,五感的敏銳度已逐漸被埋沒,如果家長們日常生活多與孩子一起經歷雨後的太陽,看看彩虹;在刮颱風的日子看看什麼是魚鱗天;就連平日抬頭看天空觀察雨雲,以致了解氣壓影響溫度,受颱風到來時那種低氣壓如何叫人透不過氣來的感覺,以及四季樹的不同等,相信孩子的專注力、觀察力及善用身體、嗅覺、觸覺等五感都會變得敏銳,更能明白人生存離不開自然環境。

如果學校能安排孩子學習種植、栽培、除蟲,了解一菜一木,以及大自然的生物成長過程,令他們明白桌上的所有糧食都來得不易,學習感恩及尊重各種生物生存的方式及權利,排除唯我獨尊的專權想法,做好在地上管家的角色,與 大自然 和諧共存。

熱門文章

子女即將踏入青春期 家長必學12個方法維持良好親子關係
08-08
自律 是自我負責的過程|我們不只是老師
05-11
【拜年如何叫親戚?】認住關係圖
02-01
7歲仔突發高燒無法行動被誤診流感 媽媽機警回想1事 救子一命
05-10
劉德華 罕見分享愛女日常 12歲劉向蕙校內「炫父」暖心舉動獲讚乖女
05-05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自律 是自我負責的過程|我們不只是老師
2025-05-11
別讓網絡吞噬珍貴的親子時光|梁紀昌
2025-05-10
親子教養︳學習北極因紐特人爸媽如何教子女 3招培養孩子控制憤怒 少發脾氣
2025-05-09
為何這一代的孩子那麼容易感到 無聊 ?|何基佑
2025-05-07
「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和你爸離婚了」|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2025-05-06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