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D知早D醫丨林淑敏憶患乳癌抽出椰絲狀組織 化療現脫髮副作用 2類高危人士 4招自我檢查

2024-05-08


TVB節目《早D知早D醫》(7日)主題為乳癌,邀來乳癌康復者林淑敏(Mandy),分享抗癌經歷,2010年確診患上第2期乳癌,當時她摸到鎖骨對下約一個手位發現硬塊,便立即求醫,經檢查後確診乳癌。而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施俊健亦會講解,如何用四招作自我檢查,讓患者可及早就醫。

乳癌自1994年開始,就是本港女性的頭號癌症,大約每13位女性,就有一位有機會患上。數據顯示,2021年女性患乳癌的新症超過5千宗,而因乳癌而死亡的女性一年就有791人。要提早發現自己有否患乳癌,除了做基因測試,其實也可用四招作自我檢查。施俊健醫生指:「如果女性嚟講,其實20幾歲已經可以開始做自我檢查,通常每個月做一次。最佳時間係月經後,就可以開始做檢查。」此外,其實男性都會患乳癌,不過比較罕見,以香港數據顯示,每年約有20至30名男性患乳癌。

兩大類患乳癌高危人士

而患乳癌高危人士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長期受荷爾蒙影響的人士,包括:12歲前初經、55歲後收經、從未試過生育、35歲後才懷孕、從未餵哺母乳、長期服避孕藥及收經後服用荷爾蒙補充劑。

第二類是生活習慣不健康人士,包括:進食高脂食物、缺乏運動、吸煙、酗酒,都會增加患乳癌的機會。

乳癌常見治療方法

乳癌常見治療方法包括做外科手術,切除腫瘤。另外還有做電療,施俊健醫生表示:「以前電乳房位置可能都會電到裡面啲器官,包括肺部同心臟,而家電療技術都好咗,有啲係『弧形強度調控電療』,亦有『螺旋刀』,甚至係近年嘅『質子治療』,以上方式都可以將高劑量電療範圍集中於乳房及淋巴區域。」從而可大大減少電療對心肺的影響。另外亦有病人需要做化療,化療通常是打針的,而再針對不同的乳癌類型,也有新藥物可更針對性的療效。

而部份病人如果腫瘤很小,其實可以做保留乳房的手術,即只切除腫瘤,可保留大部份乳房。當有些情況,可能因腫瘤較大而不能保留乳房,便需要將整個乳房割除。如果需要保持乳房美觀性,亦可做乳房重建手術。至於最嚴重的情況,可能已經嚴重擴散,即代表已無做手術的必要。

乳癌常見治療方法?

「大小姐」林淑敏發現硬塊即求醫

「大小姐」林淑敏於2010年確診乳癌,當時她摸到鎖骨對下約一個手位發現硬塊,起初都感到猶疑是不是乳癌,原來醫生指該位置亦屬乳腺範圍。林淑敏求醫初期,醫生都表現得樂觀:「咁就話如果係水,抽走咗就可以走。結果去照超聲波,一照就知道有少少問題喇!個醫生就即刻好沉默,做完乳房造影同超聲波掃瞄,醫生就同我講『不如我哋做個活體化驗』,即係抽組織。」護士向林淑敏講解,如果抽到椰絲狀組織好大機會就是乳癌,其後抽了三針都是椰絲狀組織,最終她被確診患上早期乳癌,而腫瘤大約1.8厘米。

林淑敏治療過程中,打了四針化療藥,還有18針標靶藥,完成化療後再每日到醫院接受放射性治療。康復後,林淑敏更注意飲食,她受訪時談到昔日飲食習慣差,幾乎每日都吃一種食物,回想才得知對身體有害,好可能是致癌原因之一。

林淑敏確診乳癌前常吃一物?

乳癌化療副作用

林淑敏分享當時做化療時出現副作用,「打第一針後的第13日,個頭開始痕,有晚痕到搞唔掂呀,跟住抓甩頭髮,因為一抓就甩,甩晒就舒服晒。」另外心臟則因標靶藥而有副作用,於是她靠跑步令身體復原。

乳癌康復者食療?

獲《頭條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文章:

「大小姐」林淑敏想過生B:老公驚我癌症復發反對了

3.8國際婦女節 關注乳房健康 了解 乳癌 症狀、治療、自我檢查方法|外科專科周芷茵醫生

熱門文章

肝癌 | 年輕夫妻雙雙罹 肝癌 竟是排骨湯加1款調味料惹禍 醫生:含劇毒致癌物
04-29
把1種飲品當水喝 女子 胰臟癌 指數超標40倍 戒除1個月竟不藥而癒
04-30
女性健康|40歲是健康分水嶺 婦科醫生公開「40+女性的黃金健康公式」
03-14
68歲爾冬陞氣質女友罕曝光  眉清目秀撞樣亞洲天后  9歲女一舉動極可愛俘虜劉青雲
04-30
香港快運 |港男搭飛機遭滾水淥手 上網公審頑童行為 涉事童母澄清:大話連篇+惡意剪輯 準備發律師信
04-30

把1種飲品當水喝 女子 胰臟癌 指數超標40倍 戒除1個月竟不藥而癒
2025-04-30
不只是心理創傷! 醫生籲:懲罰性教育恐導致兒童 生長激素 受抑制
2025-04-30
Oh!爸媽最愛品牌大獎2024 ∣ 居家必備解腸胃之苦:活得易益生菌 抑制腸道害菌 提升免疫力
2025-04-30
肝癌 | 年輕夫妻雙雙罹 肝癌 竟是排骨湯加1款調味料惹禍 醫生:含劇毒致癌物
2025-04-29
唔想 濕氣 纏身?中醫提醒避免9樣壞習慣
2025-04-28
港大醫學院開發全球首個 甲狀腺癌 診斷AI模型 準確率超九成 診前準備時間減半
2025-04-2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