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父子檔創木工工作室 將芬蘭教育元素融入傳統木藝 助SEN學童建成功感

2024-07-23


在很多人心目中,「三行」工作既沉悶又繁重,但卻是老一輩香港人養家糊口的經濟來源。從80年代開始入行的木工工藝師Tom IP,經歷了逾40個寒暑,除了賺錢養妻活兒外,他還親手打造了家中各種木工家俬,成為兒子童年回憶的一部分。

受到爸爸的薰陶,兒子Terry亦對這門傳統手藝情有獨鍾,在疫情期間與父親一同創立「活木生活」工作室。這對父子檔組合,一動一靜,推廣傳統木工工藝,打破建造業予人「勞苦」的刻板印象,更結合芬蘭的兒童品格教育手法,為SEN學童帶來改變。

自小被父親做的木器包圍 愛上木頭的溫度

爸爸Tom內斂寡言,動手做木工時全神貫注,一舉一動都自帶和諧的節奏感;兒子Terry則較為健談,特別是談到市場趨勢、教育理念,講得頭頭是道。正如他們的工作室介紹所言,「一切有形的皆由爸爸負責,一切無形的就是由我負責。」葉氏父子的默契與感情展露無遺。

香港的住屋寸土寸金,Tom會利用工場的邊角料,為屋企度身打造尺寸合適的家俬,例如可折叠的工作枱、凳子等。他最驕傲的作品之一,是為兒子量身定制的睡床,當時只有三、四歲的兒子喜歡車,Tom就想到,與其在外面買千篇一律的家俬,不如自己設計一張跑車造型的床。

爸爸好有心思,留意到兒子睡覺時經常翻來覆去,特意加大了床鋪尺寸,還精心打磨床邊的車輪,「連定風翼都有,可以將車仔一整排放在上面」,​這張床就此陪伴了Terry十多年。

Tom自80年代入行做木工,技藝嫺熟。

熱門文章

父愛飢渴|蘇飛正探險
06-13
爸爸學堂|好爸爸與孩子必做的30件事
10-24
新手媽媽遇上高敏感女兒 │不一樣育兒法 關係由憎轉愛 (附高敏感孩子檢測表)
05-28
英華小學爆發 甲型流感 41學生及5職員染疫 曾舉辦跨班跨級活動
06-17
婦人堅持2蚊搭巴士累停駛 高舉「這咭」與乘客激辯 網民嘲:應付全費
06-16

人物專訪|爸爸花半副身家創 滾軸溜冰 學校 成就兒子當上冠軍 袁嘉曦繼承亡父遺志培育新星
2025-06-15
從緊張媽媽到學會放手 陪伴SEN女兒跑出 雪鞋競走 「世一」之路 | 人物專訪
2025-06-07
人物專訪 ︳23歲職場新鮮人回顧童年經歷﹕當「頑皮仔」遇上正面目光 品格人生大翻轉
2025-06-06
人物專訪|嫲孫情深 婚後堅持與嫲嫲同居共遊 90後作家 紙情 :「我希望你一輩子都可以照顧我」
2025-05-11
毛孩 也是寶!新手媽媽為狗狗健康創業 懷第二胎曾無故穿羊水﹕ 「再辛苦也要陪女兒、狗狗」|人物專訪
2025-05-10
人物專訪|一家四口10年旅居3國 兩子曾轉7間學校 另類童年學會與變化共存
2025-05-03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