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捐腎臟成功案例登醫學雜誌 內地醫生指「嬰兒的腎質量很好」引倫理爭議
2025-04-14

《美國移植雜誌》刊登了一篇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醫生的文章,報導了兩名新生嬰兒捐腎臟給晚期腎衰竭病人的案例。這兩名新生兒分別在出生後第二天和三天就被摘取腎臟,事件引發了對醫學倫理的討論。
根據文章內容,第一個案例中,嬰兒在出生後的第二天,父母同意捐獻腎臟,該嬰兒在撤除生命維持治療20分鐘後宣告死亡;在第二個案例中,另一名嬰兒的父母在其出生後第三天,同樣同意捐贈腎臟,該嬰兒在停止生命維持措施30分鐘後被宣布死亡。
教授質疑是否將新生兒當作生產器官的機器
根據紐約長老醫院的資料顯示,腎臟在體外保存的最長時間為24至48小時,這意味着醫生必須在嬰兒出生後的3到5天內,完成移植配型和手術。亞利桑那大學外科教授Zain Khalpey指出,新生兒腎臟移植的配型,通常需要幾周到幾個月的時間,質疑醫生是否在這兩名嬰兒出生前,就已經通過抽取羊水完成了配型。
此外,根據上海交通大學的報導,該間醫院截至2023年2月27日已成功實施新生兒供腎移植22例,被質疑如此大量地將初生嬰兒作為腎臟供體,是否在將新生兒當作生產器官的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