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弱勢家庭兒童較易抑鬱或焦慮 社協倡三層模式着力減輕學業壓力

2025-05-05


社區組織協會早前委託香港中文大學就香港弱勢家庭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狀況進行研究,發現在弱勢家庭成長的兒童及青少年抑鬱或焦慮傾向,比較一般家庭的兒童高。社協建議政府改善「三層支援模式」,以識別支援高風險學生,並着力減輕學生的學業壓力。

學校 / 校長專訪

 

今日熱話

 

研究收集近640名兒童及青少年的資料,當中有530人來自弱勢家庭,研究發現在弱勢家庭成長的兒童及青少年抑鬱或焦慮傾向,比較一般家庭的兒童高,弱勢因素越多、學童越年長,生活品質及精神健康就會越差,而校園欺凌、學業成績欠佳等因素,亦會令弱勢家庭學生更容易出現抑鬱或焦慮。

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崔佳良表示,有研究指,越貧困的家庭都希望小朋友透過學習脫貧,寄予厚望。不過,「現實很殘酷,沒有資源補習或購買書籍,對提升學習有阻滯。」

社協認為,應以政府「多層次、跨領域、針對性」為原則,強化弱勢家庭兒童及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支援,從生理健康、精神健康、家庭支援、學校制度與社區層面,多元角度建構支援網絡,實現更包容和公平的成長環境。

社協指出,現行「三層支援模式」未能充分針對弱勢群體的特殊處境,當局應深化模式針對性,發展以社會處境為導向的精神健康教育內容,並引入「弱勢家庭識別因子」作為風險評估工具,又建議政府提供課後學習支援,以減輕學業壓力對弱勢學童情緒的影響。

 

文章獲星島頭條授權轉載

 

其他文章:

路邊野菇不要採!6歲女童誤食疑食物中毒 需留院觀察

恐狼復活 | 《權力遊戲》恐狼復活 科學家為何擔心復活絕種動物?

熱門文章

黃澤鋒 | 高齡媽媽陳麗麗懷第二胎 小黃妃宣佈做家姐
05-05
公屋寬敞戶下周三將被逐出單位 六旬婦稱不知女兒持私樓 申司法覆核冀禁驅逐
05-04
獨力養家照顧兩老 45歲男疑遭騙光財產 崩潰攜病父母結束生命
05-03
42歲謝婷婷晒赤裸巨肚宣布懷孕 6歲女兒一舉動極其暖心
05-04
67歲婦意外懷孕 不理仔女反對堅持生產 遭逢巨劫5年後近況曝光
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