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44款 智能手錶 手環測試 3款樣本日常步數偏差逾59% 高評分產品均破千元
2025-05-15

近年來, 智能手錶 及智能手環風靡市場,這類產品已從單純的時間顯示功能,逐步發展為集健康監測與即時訊息收發的隨身助手。消委會近日針對本地市場在售的44款產品展開測試,結果顯示不同產品在量度步數、心率等功能上存在差異。消委會提醒消費者,智能手錶或手環得出的健康及運動數據均是估算,不一定精準,只適宜作參考之用,更不能作醫學用途。
測試由ICRT統籌,當中38款為智能手錶樣本,普遍售價較高,由$199至$9,799,售價懸殊主要與品牌、功能、款式設計及物料有關,其餘6款為智能手環,售價由$139至$498。
3 款樣本日常步數偏差逾 59%
本次測試的全部樣本均內置三軸加速感應器及光學心率感應器,分別用來偵測動作及血流量的變化,收集使用者手腕動作及心率數據,從而推算步數及最高及靜止心率等。
測試發現大部分樣本估算步行及跑步步數的表現均不俗,偏差不超過 7%。當中 25 款智能手錶樣本更不超過 3%,特別是於跑步時的偏差更低。然而,「博能Polar」的3款智能手錶樣本的偏差高達 59%至 74%。
量度心律及血氧表現參差 部分產品偏差逾 21%
所有樣本都具備心率監測功能,但準確度差異較大,評分從2到5分不等。半數智能手錶在不同活動中的心率數據偏差不超過7.5%,表現良好;但「Withings」的2款智能手錶在多數情況下偏差超過11%,踩單車時更超過21%。另有一款「小米Xiaomi」Smart Band 8 Active智能手環同樣獲2分評分,其心率監測偏差也經常超過11%。
此外,41款樣本擁有血氧監測功能,但表現極不穩定,評分從1到5分。其中9款智能手錶的偏差低於1.12%,表現優異,但「小米Xiaomi」Watch 2 Pro及「華為Huawei」Watch Buds這兩款產品偏差較大,僅獲得1.5分和1分。
電池續航力由1.5天至20.8天不等
消委會指,全部樣本的內置可充電池由電量耗盡狀態充電至全滿需時 1 小時至 2.9 小時,充滿電後可使用時間由 1.5 天至逾 20.8 天不等,差異非常大。有 5 款智能手錶及 1 款智能手環樣本充滿電後可連續使用接近 3 星期,當中 2 款充滿電需時最短,僅 1.8小時,表現較突出。
另外 「Apple」Watch SE (Gen 2)、「三星Samsung」Galaxy Watch FE 和 Galaxy Watch Ultra 的智能手錶樣本的電量只能維持約 1.5 天至 2.2天,差不多隔天便要充電 1.8 小時至 2.4 小時才能充滿電,續航力較遜色。
來源:消委會
更多文章:
消委會染髮劑|16款染髮劑含致敏物可致腎中毒 9款獲滿分最安全 50惠上榜
消委會食油推介|50款食油過半含致癌物塑化劑 21款安全滿分推介駱駝嘜花生油
即登記成為Oh!爸媽會員,或加入Whatsapp媽媽谷,緊貼第一手親子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