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改造家》訪香港6人擠逼戶 改裝馬鞍山約800呎單位 增60%儲物面積 附裝修總花費
2025-05-26

香港普遍家庭的居住空間不多,一家幾口往往要擠在一個小小單位之內,令生活非常不便,更難言有足夠的儲物空間。內王牌家裝改造節目《夢想改造家》,繼早前來港改造旺角50年樓齡唐樓後,再度來港挑戰改造本港樓宇單位,節目最新一季(第11季)第11集「用愛握住的家」,委託人是本港馬鞍山一個6人擠迫戶。
節目組的設計師實地視察後,驚訝地發現該擠迫戶,已將全屋75%空間用在儲物,今次改造要在現有儲物空間上,再大幅增加60%,為達成這看似不可能的任務,設計師更大膽研究改動主力牆,立即點擊圖片,看看改造過程及費用:
- 委託人莉雯(左二)一家三代6口住在馬鞍山一個約800呎單位。(《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夢想改造家》最新一季第11集「用愛握住的家」,再度來港改造本港單位,委託人莉雯。(《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一家三代6口住在一起,非常擠迫。(《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家中放滿各人雜物,一家6口平日只能聚在大廳中各有各的活動。(《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莉雯婚後與丈夫搬入,其後兩名年幼女兒出生,令空間更進一步緊張。(《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夢想改造家》設計師(左二)到訪莉雯家。(《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單位有3房2廳。(《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雜物眾多。(《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雜物眾多。(《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設計師發現這單位80平方米(約800呎)的空間,儲物面積竟驚人地達到約60平方米(約600呎)。(《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換言之,單位內有75%空間已成為儲物空間。(《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設計師估計須要透過今次改造,再增加最少50%儲物空間。(《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設計師發現由於雜物量多,單位空間非常擠迫。(《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設計師最後認為改動主力牆既費時又昂貴,只好放棄改動主力牆的大膽構想。(《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設計師最終將單位的儲物面積猛增至96平方米(約960呎),即相等於可放下60至70個32吋行李箱的收納量。(《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改造完成,莉雯一家首次到訪,踏入改造後的家,大感興奮。(《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改造後的單位,採光很好。(《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經設計師改造後,廳中座位大增。(《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經設計師改造後,廳中座位大增。(《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全屋儲物空間大增。(《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大廳經改造後,明顯感覺闊落不少。(《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改造後的單位,採光很好。(《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新舊對比,可見大廳經改造後明亮不少。(《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委託人廳的窗擁有海景。(《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左面海豚狀鏡子,與窗外海景呼應。(《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改造後的大廳,留有大量儲物空間。(《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大型儲物櫃。(《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餐枱可以伸縮。(《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參觀廚房。(《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參觀廚房。(《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廚房重新布局。(《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廚房有大量收納空間。(《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廚房有大量收納空間。(《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廚房有不少「機關」,方便收納。(《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廚房有大量收納空間。(《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閣樓樓梯亦預留儲物空間。(《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閣樓樓梯亦預留儲物空間。(《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鋼琴鍵式的掛物架。(《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設計師特別設計的相片牆。(《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設計師特別設計的相片牆。(《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莉雯兩名女兒房間,採上下格床設計。(《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莉雯兩名女兒房間,採上下格床設計。(《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莉雯兩名女兒房間,採上下格床設計。(《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莉雯兩名女兒房間,採上下格床設計。(《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莉雯兩名女兒房間,採上下格床設計。(《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莉雯兩名女兒房間,採上下格床設計。(《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莉雯夫婦的房間。(《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莉雯夫婦的房間。(《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莉雯夫婦的房間。(《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莉雯夫婦的房間。(《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莉雯父母的房間。(《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莉雯父母的房間。(《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莉雯父母的房間。(《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莉雯父母的房間。(《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前後對比,莉雯父母的房間改造後,明亮很多。(《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洗手間變得煥然一新。(《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設計師帶領參觀閣樓。(《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閣樓是主要儲物地方。(《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洗衣機改放在閣樓。(《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莉雯父親的工具亦放在此處。(《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雯父親的工作枱亦設在此置。(《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閣樓放有一個大儲物櫃。(《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閣樓放有一個大儲物櫃。(《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閣樓亦設有工人姐姐的睡床。(《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莉雯單位上面是天台,設計師亦有翻新該天台。(《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天台煥然一新。(《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天台煥然一新。(《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莉雯感謝設計師。(《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今次改造馬鞍山單位的費用。(《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 今次改造馬鞍山單位的費用。(《夢想改造家》節目截圖)
委託人莉雯一家三代6口住在馬鞍山一個約800呎的單位,單位是莉雯父母的物業,購於1998年,莉雯父母已入住逾30年。莉雯的父母是退休教師,莉雯出世時被發現手指有畸形情況,腳亦有問題,約3歲前做了7次手術。
單位有3房2廳,莉雯婚後與丈夫搬入,其後兩名年幼女兒出生,令空間更進一步緊張,約800呎的單位變得非常擠迫,較大的主人房住了莉雯的父母及大女兒,房內為上下格床,莉雯的母親與外孫女同睡一床,莉雯的父親因為晚上要工作,睡在下格床,而下格床有一半空間作為他的書枱,實際上,莉雯的父親只能睡半張床。
家中雜物多 每個角落都塞滿東西
莉雯兩夫妻則與小女兒住在較細的房間,三人擠在同一張床,有時莉雯的大女兒會走來一同睡,換言之會變成四人共擠在一張床。另一間房間則被拆掉了牆,用來做書房,莉雯的丈夫晚上會在此工作。家中雜物非常多,隨著莉雯兩名女兒日漸長大,家中缺乏給他們的學習空間,枱子都放在廳中,兩名女兒平日只能在地上玩耍,家中放滿各人雜物,一家6口平日只能聚在大廳中各有各的活動。
節目組派來女設計師實地視察委託人的單位,她表示,到達現場後驚訝地發現幾乎所有能夠用的角落都塞滿了東西。
設計師發現這單位80平方米(約800呎)的空間,儲物面積竟驚人地達到約60平方米(約600呎),換言之,單位內有75%空間已成為儲物空間,設計師估計須要透過今次改造,再增加最少50%儲物空間,才能符合他們一家未來的生活需要。
設計師其後約同一名有本港施工經驗的朋友,再到現場,她希望能改動廳旁的一面主力牆,為空間再重新規劃,她的朋友表示要找結構工程師諮詢,並要提交建築署申請,設計師表示如有可能可以改動,仍希望可以爭取。其後,設計師再找結構工程師到場,為研究改動主力牆的可行性進行實地驗測,最後,結構工程師指出檢測及向有關當局申請批准,基本需時數個月甚至一、兩年,而且費用最少要十至二十萬港元,設計師考慮到既費時又昂貴,最後只好放棄改動主力牆的大膽構想。
網民大讚:創造出這房子的價值感
雖然原有大幅改動牆體的構想,最後大部分未能實現,但設計師花盡心思,最後亦成功為單位大幅增加儲物面積,最終將單位的儲物面積由目前60平方米(約600呎),猛增至96平方米(約960呎),即相等於可放下60至70個32吋行李箱的收納量,換言之,令全屋收納量大增60%。莉雯一家最後對設計成果感到非常滿意。
不少網民對今次改造設計大表讚賞:「這是一個特別畸零的空間,不方正,邊角特別多,但改造後每一個獨立空間都特別好,取的景觀更棒,創造出這房子的價值感。」「最後的設計很好,很大的儲物量之餘,又把每人的區域分開,設計很貼心。」
星島頭條授權轉載
更多文章:
淘寶熱售內地減壓神器「捏捏」 被驗出甲醛量超標 或致頭痛皮癢 嚴重者吐血
哈佛被禁收 國際生 |港學府主動搶尖子 至少6大學表態 提供特別獎學金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