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早控制濕疹 預防過敏進行曲 皮膚科醫生:及早為肌膚建立防護屏障好重要
2025-06-19

寶寶皮膚幼嫩,經常出現不同的皮膚問題,而最令父母憂心的,濕疹必定是其中之一。受濕疹困擾的寶寶皮膚又紅又癢,有時更會抓傷自己,導致發炎,加上每逢轉季,令濕疹易於復發,一旦處理不當,症狀可能加劇嚴重,更有機會誘發一系列的「過敏進行曲」!皮膚科專科劉顏銘醫生提醒各位家長,自小建立好寶寶的皮膚屏障,有效降低其他過敏的風險。
過敏進行曲是指從寶寶幾個月大開始,出現的一系列過敏症狀。劉醫生解釋,「最初,寶寶可能只是有皮膚乾燥的情況,隨後可能發展為濕疹。當寶寶開始吃固體食物時,有機會出現食物過敏,而在學習階段,則可能會出現哮喘等問題。」劉醫生補充,這些症狀的出現並不一定按照特定的順序,有時會交錯發生,因此有些小朋友可能會同時經歷多種過敏反應。
▲皮膚科專科劉顏銘醫生
如何打好幼兒時期的皮膚屏障?
濕疹雖然不是所有過敏症狀的根源,但通常是最早的指標。不過,若及早醫治濕疹,是否就可以避免後期的進行曲?劉醫生表示有很多針對這個問題的研究,但沒有一個結論,「不過有些研究傾向顯示,若小朋友小時候皮膚屏障做得好,之後的濕疹也會有改善,亦會少一些其他過敏症狀。」
至於如何打好幼兒時期的皮膚屏障?劉醫生表示,如果小時候發覺皮膚開始有乾燥的問題,就要用多些保濕液和潤膚膏,如果有輕微濕疹出現,就要快些控制好,例如輕微濕疹就要先塗潤膚膏,如果仍然有問題就要看醫生。因此對於嬰幼兒的皮膚問題,及早介入非常重要。
遵循醫生的指示 安全使用類固醇
關於濕疹問題,劉醫生表示類固醇仍然是一線的治療,但很多家長都對使用類固醇藥膏感到擔憂。「外用類固醇仍然是治療濕疹的主要方法之一。只要遵循醫生的指示使用,其實是沒有問題的。」
她解釋道,類固醇藥膏有不同的強度,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強度是關鍵。「不按照醫生指示,過長或過量使用類固醇,可能導致皮膚變薄或產生其他副作用。」
劉醫生表示,假如皮膚破皮損傷、滲血水,仍沒有及時的治療,容易出現繼發性感染,例如金黃葡萄球感染、疱疹性濕疹等,這些都會令到濕疹情況更差,需要其他藥來控制。「所以如果一開始,嬰兒時濕疹控制不好,後期兒童時期濕疹便會更難控制,因此要儘快在濕疹還未很嚴重的時候控制好。」
停用類固醇藥膏後的過渡階段
當濕疹受控後,是否就可以開始「戒類」?劉醫生表示沒有所謂的「戒類」,只要濕疹受控就可以停止使用類固醇,而在這個過渡性階段,可以使用一些非類固醇但仍有藥性的藥膏,例如外用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TCI)等減低復發機會, 三個月以上已可使用。「這些藥物都是沒有類固醇,針對輕微至中度程度的濕疹,通常都不會有很大的刺激性,不會令到皮膚變薄,但這些藥物都是要靠醫生處方。」不過假如濕疹症狀加劇,患者也有機會需要使用外用類固醇控制。
▲嬰兒時期的濕疹通常出現在兩邊面頰,到兒童甚至成人時期,就會變成出現在一些皮膚摺位,例如頸部位置、手腳的關節位等。
飲食與生活習慣
除藥物治療外,濕疹患者需要戒口嗎?劉醫生表示,很多濕疹患者通常都是過度戒口,「濕疹患者主要是戒辛辣及刺激性的食物,不需要過度戒口,在確定是否存在食物過敏之前,最好尋求專業的醫療意見,如發現真正的致敏原,才需要戒口。」
另外,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例如在炎熱的天氣應及時擦去汗水,避免皮膚受到刺激。洗澡時不要使用過熱的水,並且要保持皮膚的潤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