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不再只是工作賺錢!NGO助建「 爸爸會 」 互訴父職苦與樂 交流育兒心得
2025-06-14

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母親在一個家庭中往往承擔了大多數的育兒責任,因此媽媽會、媽媽谷多如雨後春筍,讓媽媽們有平台互相交流。隨着新世代父母的觀念解放,開始有父親主動參與照顧及教育小朋友的工作,父職不再只是工作賺錢,香港就有NGO組織自2021年開始,在地區試行「 爸爸會 」模式,為需要求助的爸爸們伸出援手,還成功獲得政府頒發「2024年社會資本動力獎」。
好爸爸唔易做
42歲的Eric是一名司機,有3個小朋友,分別是6歲、7歲和12歲。自己和太太平日忙於打理生意,小朋友的起居都是由嫲嫲和工人姐姐照顧。Eric自稱是一位沒有甚麼表情的「嚴父」,有時仔女做功課「拖到好夜,仲未沖凉」,他都會忍不住發脾氣,因此與太太為教養方式起了不少爭執:「我以為教好大的那個,第2、第3個應該會好易教,因為已經知道會遇到哪些問題。後來發現不是這樣的,小朋友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問題是完全不同的。」
從事理財工作的爸爸Ray有另一個煩惱,他和太太育有一女,今年10歲,就讀小四。Ray很疼錫女兒,事事親力親為照顧,但當女兒漸漸長大,他要操心的事更多:「(發現)小朋友返小學之後都需要在家宣洩情緒,有時她不知道怎樣去表達自己開心或不開心。」人細鬼大的女兒更開始會和媽媽吵架,Ray就要介入「女士之間的爭執」。
在家庭生活中焦頭爛額的爸爸們,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非牟利機構DADs Network,從一杯咖啡、一次馬拉松開始,認識了不少區內甚至區外的同路人,獲得了解決育兒煩惱的方法,也找到重新出發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