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飢渴|蘇飛正探險
2025-06-13

阿軒的父親在他五歲那年拋家棄子。他長大後常說:「我絕不會變成像我爸那種人。」他很少提起父親,說起來也總是帶着怒氣:「他就是個沒肩膀的男人。」但他的行為卻不斷暴露出內心對父親角色的矛盾渴望,他對權威男性,不管是求學時代的男老師,或職場男上司的話語,幾乎封為圭臬。
在婚姻中,阿軒特別依賴太太的肯定。習慣性地問她「我這樣可以嗎?」「你覺得我做得好不好?」但每當太太提出建議,卻常被他解讀成批評:「我這樣做還不夠嗎?」話外音是:「你是不是也覺得我像我爸?」
阿軒努力當個「有責任感的男人」,準時上下班,周末會帶孩子去公園,也幫忙做家事。但他的太太卻常覺得他「心不在焉」「情緒封閉」,很多時候對孩子也只停留在外在參與,少有真心連結。
有時孩子跌倒哭了,阿軒的第一反應不是安撫,而是說:「怎麼這麼沒用?小事也要哭?」
太太提醒他:「他只是需要你抱一下,安慰一下。」阿軒卻會冷冷地說:「這樣他怎麼學會堅強?」其實阿軒心裏想的是:「我爸就是太軟弱才會逃走,我和小孩才不要像他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