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2歲女童月經初潮 全因塑化劑含量超標
2017-11-21

日前台南有一名2歲女童下體出血,其母親發現後大驚,送往醫院後卻被診斷為「月經初潮」,國立成功大學(成大)醫生團隊為女童檢查尿液後,發現她體內塑化劑含量超標,引致出現「性早熟」的情況。
根據城大團隊的化驗所知,女童「性早熟」的主因來自體內塑化劑含量超標,主要是其家人常給她喝塑膠杯裝冷飲,又以食用保鮮紙微波翻熱食物,加上女童長期在塑膠製的兒童地墊上玩耍,母親有時還會替女童化妝,才會出現不尋常的身體問題。
^成大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
成大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指,女童在接觸塑膠製物品後,不但不洗手,而且還把手放進嘴裏,會間接把塑化劑吃進肚子裏。他事後建議母親把壞習慣改掉,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要勤洗手,將鋪兒童地墊改為鋪棉被,結果一星期後女童的尿液中塑化劑含量就下降至少60%。
李主任補充,成人用的化妝品、香水都含有塑化劑,家長必須將物品放在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並妥善保管。無論大人還是小朋友,如體內毒物含量超出安全限值或臨界點,就會出現各種疾病,早日改變生活習慣可有效避毒。
本網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