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hy】興趣班不等同遊戲
2015-12-20
最近和另一位媽媽聊天,分享教導子女的心得。期間她說:「阿仔成日補習好辛苦,所以我都會幫佢報興趣班,等佢可以叉下電。」言下之意,就是她認為上興趣班其實是玩樂的一種。
雖然我也有為自己的女兒報興趣班,但我並不認為這對她來說是一種玩樂。參加興趣班的主要目的,是為將來選校作多一點準備。說到底,這也是面對今天香港幼兒教育現狀況的一種無奈。
其實小孩子是否真的想上興趣班,爸爸媽媽很容易感受得到。我有時帶女兒上興趣班,出發前她會扭計不肯去。但如果說是去公園玩,她卻每次都十分雀躍。很明顯,在女兒心目中,上興趣班和去公園玩是有分別的。
我認為興趣班不一定能夠幫小孩子「叉電」,因為它不是真正的玩耍。我記得我小時候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功課做完,然後到屋外公園和鄰家小孩子玩:追逐、捉昆蟲、玩貓。這種玩耍沒有指定目的,也沒有人要求我們要做到什麼,純粹享受當中過程。這些點點滴滴,都成為我童年的快樂回憶。
每天在屋外公園玩耍的時光,雖然不是一個正式的興趣班,卻可以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在那裡,我學到如何和其他人相處;我學到植物四時的變化;我學到不同昆蟲的形態;我學到就地取材用泥沙畫畫,用樹葉擋雨水,用舊報紙摺飛機小船…這些經驗,讓我在小學和初中階段上自然科學課時,更加容易把理論形象化,在心中舉一反三。
另一個在公園玩和上興趣班的最大分別,就是在公園玩可以主動發掘自己的興趣,沒有老師要求、沒有學校標準,一切隨心所欲。而上興趣班則是先選定一種興趣,然後集中訓練相關技巧,當中有準則要遵循、有目標要追求。這種主動探索和被動學習的分別,解釋了為什麼我的女兒有時會扭計不肯上興趣班,但每當說到要去公園玩時,卻又雀躍萬分。
作者:吳耀芬 (Kathy)
Facebook: Kathy媽媽咪芽(www.facebook.com/kathyngm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