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保羅男女中學】解構3大收生迷思 IB狀元潘聞韶:小一面試時多看閱讀理解能力
2019-06-06

近年IB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國際預科文憑)愈來愈受本地家長歡迎。以往本港只有國際學校開辦IB課程,不少直資或私立學校亦跟隨步伐紛紛引入,聖保羅男女中學(SPCC)便是其中的一間。2018年IB課程放榜更出了五名狀元及十名榜眼,整體考生平均分亦有41分。
早前「Oh!爸媽 」連同「灼見名家教室」舉辦了星級校長講座的第二場,請來聖保羅男女中學現任校董會主席的鄭慕智博士及2018年畢業生兼 IB 狀元潘聞韶來分享。現場座無虛席,鄭博士更逐一解構收生的迷思,潘同學則分享其學習心得。錯過今次講座的家長,若對 SPCC 感到興趣,可以看看總括要點﹗
迷思1:入讀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識校董就成事?
外界多數認為認識校董,靠關係可以讓小朋友入讀該校。鄭博士表示,主要的收生工作是由校長、副校長及高級主任負責,校董未必可以干涉其中。加上透過面試的交談,他們才是認識小朋友最多的人,更能分析是否適合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
鄭博士表示,校方對家長的表現亦有要求。學校非常看重家教合作,所以對於家長為何選擇該校及對學校的認識程度很關注。他強調小朋友面試前後,千萬不可以生病。當他們生病時會變得安靜,這樣校方便未能進行交談,難以理解小孩。
他曾有親友為了入讀名校而逼小朋友操練,參加面試班及報讀不同學校來汲取面試經驗。鄭博士認為是弄巧反拙,小朋友由於壓力失去面試的動力,有機會選擇不出聲。無論是印象還是交談,只會有害無益。因此他建議家長不用強逼小朋友,若有壓力,上再多的面試班亦無效果﹗
迷思2:SPCC屬直資學校加上名氣,難以高攀?
雖然SPCC是直資學校,但一直也有減免學費計劃。鄭博士表示,學校的財政預算可支援校內3分之1學生全數學費。即使是中三升中四時,暑假必去的澳洲「成長體驗營」亦有提供資助。
貫徹該校宗旨,為來自社會各階層的學生提供優質教育。鄭博士更言,校方一直積極於外界尋找家庭收入普通,但是適合入讀SPCC的孩子﹗因此校內是包含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
迷思3:過江龍會否特別「輸蝕」?
鄭博士笑言自己亦是外校生身份升讀SPCC。當時大部分同學是原校直升,但老師亦會幫忙協助融入校園生活,所以沒有發生問題。他更為大家打下強心針表示,在全人教育理念下,每個學生擁同等的待遇、一起分享及相同的學習觀念。
他驕傲的說,中學及小學部校長能夠辨別每個學生,還能謹記他們及家長的姓名。以自己為例,於SPCC讀書時屬較為懶惰的學生。有次畢業回校,校長得知他升讀香港大學法律系時,叮囑他要勤力。可見不論何時,SPCC的教職員們亦是非常了解每一個學生,不會忽略任何人。
由於這問題一直困擾家長,近年鄭博士向校方提出升中一的外校生需住宿舍的方案。他認為住宿可讓學生能夠多了解學校背景及文化,目前仍在積極爭取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