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袁國勇倡未打齊針不准上班上學

2021-11-11


本港疫苗接種比率一直未達預期,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日接受網上節目訪問時提出,為鼓勵全民接種新冠疫苗,建議政府參考以色列,推出本地「疫苗護照」,若市民沒有打齊疫苗,將被限制不能上班、上學,或進入餐廳、戲院、運動場等公共場所等,期望把接種率提高至逾百分之九十九。

袁國勇提到,不少外國專家起初指只要疫苗接種率達七成便可放寬防疫措施,惟現時接種率已達八成半的英國、新加坡仍出現大爆發,後者死亡人數更是香港的兩倍,反映七成接種率不足以產生免疫屏障。他續稱,「不合作的人,他都不會跟你合作」,認為近數個月的接種人數持續下降,宣傳或抽獎已經失去作用,若政府不再積極採取行動,至明年三月完成兩針的人口比例可能仍僅徘徊在約七成左右。

他認為,除非是長期病患或有過敏反應,所有人皆應接種疫苗,又表示提高疫苗接種率是本港與內地和海外地區恢復正常通關的必要條件之一,接種率須提高至逾百分之九十九,才能有效避免通關的傳播風險,減低為醫管局服務帶來的壓力。問及如何令仍未接種疫苗人士打針,他則提倡採取以色列的做法,市民必須出示本地「疫苗護照」,才能上班、上學或進入公共場所等,「當發現返工、食飯都需要針卡,大家才會有意識去接種疫苗。」

至於第三針,袁國勇解釋不少疫苗如白喉、破傷風、小兒麻痹,均要打超過三針,強調人體的免疫系統運作需要不停訓練:第一針留下對病毒記憶,第二針加強有關記憶,第三針則可達致穩定水平。他說,補針視乎病毒變化速度,但新冠病毒變化相對較季節性流感慢,估計接種第三針疫苗後未必要「年年打」,有機會兩三年才需要補打。

他亦指,現時研究顯示「溝針」所產生的中和抗體數目仍很高,安全性沒有太大問題,並舉例指第三劑復必泰疫苗副作用與第二針差不多一樣,出現頭痛和發燒等病症的百分比區別不大。對於三歲至十歲兒童接種疫苗,他則回應稱其接種分量只有成人三分一,預期他們患上併發症的機會更低;又提議十歲至十九歲的接種者可打大腿,過濾效果較好,減低危險性。

頭條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

5類長期病患及免疫力弱病人 打第3針疫苗須帶醫院證明

新冠肺炎|確診機師太太及兩子於愉景灣國際學校任教及就讀 同校120學生需送往檢疫

熱門文章

珍惜生命|粉嶺山麗苑13歲男童墮樓 倒斃平台
05-15
妻子婚後半年因病成植物人 丈夫照顧24年心累申請離婚獲批
05-14
60歲喪獨女陷人生低谷 退休醫院院長高齡產 雙胞胎 15年後生活現狀曝光
05-14
奇情谷 |吵架後男友疑從中作梗禁母子相認 46歲四孩港媽盼尋回失散18年兒子
05-15
葵涌 中學生疑早會食麵包被阻 擸木工雕刻刀傷害班主任被捕
05-15

今年第3間結業戲院結業 太古城康怡戲院 MCL院線 營業至5月28日
2025-05-15
一家五口遊美國迪士尼樂園 玩一日花費過萬?父親列開支崩潰:根本是地獄
2025-05-15
葵涌 中學生疑早會食麵包被阻 擸木工雕刻刀傷害班主任被捕
2025-05-15
13歲女童突急性心肌炎亡 母質疑與接種疫苗有關 今裁定死於自然 建議醫管局增強醫生與病人之間溝通
2025-05-15
奇情谷 |吵架後男友疑從中作梗禁母子相認 46歲四孩港媽盼尋回失散18年兒子
2025-05-15
小C朗 首次披上萄萄牙7號球衣 C朗:爸爸為你感到自豪
2025-05-15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