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國健】跟著矛盾去教仔(中)
2016-05-12
在家長生涯中,充滿著不同的矛盾,除了父母與子女有分歧時,所出現的矛盾之外,還有夫婦之間,與上一代之間,與女傭保姆之間的矛盾。由於篇幅有限,本文只集中談論夫婦之間的矛盾,隔代教養造成的矛盾則留待下回再探討。
孩子的出現,使兩口子平淡的生活變得多姿多采,彼此對孩子的管教尺度必有差異,價值取向的矛盾,更是有理說不清,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道理。應否用奶咀,飲汽水、同睡及餵飯會否造成依賴、選校準則及讀書方法等,都成為可以引起爭議的話題。奈何,男女大不同,加上每個人的價值取向,成長背景的差異,引致大家處事的方法及態度也有很大分別。如果協調得不好,對孩子、對家庭、對夫婦都不是好事。
在子女面前激辯,固然削弱孩子的安全感,即使是討論,也應在孩子不在的時候才進行,因為孩子非常敏感,很容易會因此感到焦慮。如果夫婦在子女面前爭吵,務必在衝突過後,在子女前展示和好的一面,消除子女的不安。要協調管教,可參考以下的「不要」與「需要」:
「不要」
- 不要對子女輪流懲罰
- 不要做線人或打手
- 不要為討好子女而犧牲配偶
- 不要讓子女「霸佔」任何一方,例如: 同睡
- 不要在子女面前質疑配偶的教法及判斷
- 不要獨善其身,置身事外
- 不要扯孩子入局
- 不要向孩子談婚姻關係
「需要」
- 放下自己,聆聽對方意見
- 分工及「外判制」
- 雙劍合璧,支持對方的管教方式
- 對配偶作溫馨提示而不是強迫
- 私下冷靜談分歧
- 當孩子擔心父母不和,要安撫孩子
- 如有衝突,要讓孩子知道完結
- 了解對方的成長背景及家庭規條
若要處理得宜,夫婦需要學習體諒及尊重,協議按不同事務分工及作決定,例如:飲食健康由母親作主,家庭活動由父親話事,但必定要在事前充分諮詢另一半的意見。儘管未必能事事達成共識,也不必據理力爭,因為家庭不是講道理的地方,而是講愛和尊重的地方。總之,只要夫婦同心教養,孩子便可健康成長。
作者:余國健
相關文章:【余國健】跟住矛盾去教仔(上)
【余國健】寵物化下的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