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 | 倒吃甘蔗.漸入佳境 | 甘蔗 老師
2022-03-04

甘蔗 是甚麼?
還記得小時候初次見到 甘蔗 ,心裏充滿疑惑,如何進食一枝長長的甘蔗呢?它是甚麼味道呢?先談進食的方式,小時候看到街上市民把甘蔗一口一口咬進嘴巴內咀嚼,細嚐蔗中的甜,我當年對於這樣的食法滿腦子充滿疑問,從外觀看起來,甘蔗的皮不是堅硬的嗎?相信現時的小孩無法想像進食一枝長而硬皮甘蔗的畫面,我們可能要從電影「嚦咕嚦咕新年財」中劉青雲在別人吃也要吃的一段戲份方能見到進食甘蔗的畫面。再談甘蔗的味道,入口鮮甜,細味品嘗至末段根部,更嚐到份外特別甘甜。甘蔗在生長的過程中,會提供養分自行生長及將多餘的養分儲存起來,養分主要是醣份並主要儲存在根部,加上甘蔗的葉子表面不斷蒸發水分,因此甘蔗上部分的醣份會被稀釋。
古人有典故
古時東晉有名著名的畫家顧愷之,他有一個倒吃甘蔗的典故。有一次他與其他人一齊吃甘蔗,他的吃法與其他人正好相反,他從梢頂吃起,逐漸吃到根,其他人都對此覺得疑惑,就問他這樣吃的原因,顧愷之回答:「由味道淡的部位往味道甜的部位吃,感覺像是逐漸進至美好的境界,我這吃法是漸入佳境。」自此,後來人便用倒吃甘蔗來比喻情況逐漸變好,漸入佳境的意思。
從失敗中學習
老一輩的經常對年輕人有極高的要求,通常都以自身的人生經驗及豐富的閱歷,覺得年輕人可以有更好的表現,不應遇到困難或挫折就放棄。我們回想一下,年輕人自小便在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下成長,一直生活在舒適的生活環境,當年輕人沒有受過挫折、困難或苦練,又怎能真的成長?我見過有位小學生在體育課時不小心跌倒,膝蓋擦紅了一點,沒有擦損流血,然而那位小學生頓時嚎哭,老師經過多番安慰後才能讓學生情緒緩和冷靜下來。老師及後與家長溝通,家長顯得甚為緊張,對學生受傷情況得擔心不已。作為教育者,完全明白小孩子在父母心中是最重要,亦明白作為父母,在任何方面當然想給予孩子最好的。話雖如此,不論父母或是老師,是要讓小孩學會接受失敗、挫折或受傷,從而讓小孩子學會勇於面對,從失敗中學習,增強小孩的抗逆力,小孩才算真正的成長。小孩子一直在舒適環境下成長,彷彿一直都只品嚐甘蔗的甘甜,要讓小孩知道好多事情都未必一凡風順,總會有阻礙,不過只要堅持及努力,一定會令事情順利,逐漸進展至理想的情境。倘若你的小孩子不小心跌倒,不如讓他自己爬起身,學會堅強,在面對日後的挑戰,不會輕易放棄,你的小孩一定會體會「倒吃甘蔗,漸入佳景」。
作者: 甘蔗老師
其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