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袪濕 │中醫師推薦5款湯水 茶飲 健脾袪濕養肝
2022-04-01

春天多雨的時節易有濕重,天氣不佳時人亦容易情緒低落,易生鬱結。中醫建議春天可補氣、健脾祛濕、疏肝解鬱的食療茶療都比較應節養生。中醫師黃晶晶為大家推薦5款湯水以及茶飲,幫助大家在濕氣重的 春天袪濕 養肝。
1.清補涼湯水
清補涼湯水由淮山、芡實、薏米、蓮子、龍眼、百合等材料組成。薏米、芡實都可以祛濕健脾,而淮山、蓮子則可以補脾腎,增強脾腎功能,幫助祛濕,當覺得有濕氣,胃口不好,精神不夠,不知煲何種湯水的時候,清補涼可以講是萬無一失。
2.綠豆湯
綠豆湯是夏日祛濕佳品,可以清熱消暑、解毒消腫,尤其春夏濕疹發作、上火之後生大粒的暗瘡,都可以飲綠豆湯紓緩,綠豆性質偏寒,建議煮用的時加1、2片陳皮中和。
3.土茯苓牛大力湯
材料:
牛大力 100克
土茯苓 50克
豬大骨1斤
陳皮半個
鹽適量
湯中牛大力具有平肝、舒筋活絡、補虛潤肺之功。土茯苓則清熱解毒、祛濕,所以該款湯有清熱祛濕消腫、通利關節、止咳祛痰的作用。時值春夏雨多季節,不少人出現關節肌肉的酸痛、腫脹,皮膚起痤瘡、濕疹、外陰瘙癢、熱痱,黃痰等。對於此類人群,飲用此湯有保健治療作用。
此湯建議脾胃虛弱,陽虛體寒怕冷的人群勿服用。
4.藿香茯苓陳皮普洱茶
材料:
藿香6g
茯苓6g
陳皮1小片
普洱茶葉1茶匙
藿香茯苓陳皮普洱茶能健脾化濕,溫胃解滯,適宜寒濕體質的人,平時易有胃脹、大便濕爛、又喜歡食生冷食物的人就建議飲這款茶。這款茶不會寒涼,同時適合女士飲用。
5.土茯苓粉葛綠豆湯
材料:
新鮮土茯苓一斤
粉葛一斤
綠豆50g
瘦肉半斤
陳皮半個
生薑2片
做法:
瘦肉先出水,然後往湯煲加入所有材料,大火煮開,加少量鹽調味,慢火煲1小時便可飲用。
粉葛又名葛根,平和微涼,可生津止渴,解肌去熱,春夏微熱天氣飲用葛根湯可預防感冒;土茯苓氣平味甘而淡,可解毒除濕,通利關節。兩者皆是平和食材,可健脾袪濕兼解毒,因此對濕疹及皮膚過敏都適用。新鮮土茯苓及粉葛可於市場購買,綠豆有清熱利濕利尿功效,湯水性質平和可適合全家飲用,春夏時節可一周煲2次,唯體質虛寒、女性經期不宜多飲。
Cover photo taken by Manki Kim from Unsplash
其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