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展|經常發 白日夢 正常嗎?|香港精神科專科林震醫生

2022-04-17


在會診期間筆者也會經常評估一些青少年患者,曾經有一位憂心忡忡的家長帶她的女兒來見筆者,因為班主任投訴她的女兒經常神不守舍、心不在焉、經常在上堂的時間發 白日夢 。當聽到老師對自己的女兒有這樣的評價,作為家長當然感覺難受,由於她的女兒平時比較文靜,不會喧嘩大叫,也沒有行為問題,所以這位家長最初也半信半疑,沒有積極尋求專業人士評估。

直到新冠疫情爆發之後,由於女兒需要留在家中進行網課,這位家長才發現女兒雖然坐定定在椅子上看着電腦,可是女兒真的喪魂失魄,好像發夢似的,她開始認同老師的觀察可能是正確的。在評估過程當中,除了發白日夢之外,她也認同女兒還有其他問題,例如很容易分心、比較善忘、經常犯下不小心的錯誤、在家中做家課時愛拖延等等。綜合以上種種,她的女兒確定患有專注力不足/ 過度活躍症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當聽到這個診斷,這位家長又驚又喜,驚的是因為在她讀書的時候,從來沒有一位同學患有這個病。可喜的是,醫學文獻已清楚表明專注力不足/ 過度活躍症 (ADHD)對藥物的反應是非常好。經過一輪藥物治療和專注力訓練之後,這位女兒再沒有出現發 白日夢 的現象,而成績也大躍進並名列前茅。由於專注力不足/ 過度活躍症 (ADHD) 在過去一直被忽視,因此很多家長對這個病真的沒有任何認知。

研究報告指出,每一百名學齡兒童當中,大約有三至七人患有ADHD,而本港學童的發病率與國際數字相若。男女比例方面男孩多於女孩,症狀在十二歲之前就已出現,由於女孩的病徵普遍比男孩輕微,在診斷時亦較男孩難於察覺。病向淺中醫,每當老師發現子女一些問題,首先父母要心平氣和與學校好好溝通,找出問題的癥結,從而對症下藥。假如延遲評估和診斷,小孩的代價就是在學習過程中會經常碰釘,然後變得自卑並引發情緒問題,部份症狀還會形影不離地伴隨孩子到成年,那時對工作和人際關係也會造成深遠的影響!

作者:香港精神科專科林震醫生

林醫生專頁

更多文章:

育兒教養|怪獸家長|香港精神科專科林震醫生

心理分析|解讀韋史密夫 怒摑 風波|香港精神科專科林震醫生

熱門文章

子女即將踏入青春期 家長必學12個方法維持良好親子關係
08-08
親子教養︳學習北極因紐特人爸媽如何教子女 3招培養孩子控制憤怒 少發脾氣
05-09
【拜年如何叫親戚?】認住關係圖
02-01
「還珠格格」趙薇女兒近照曝光 亭亭玉立會打扮 獲媽媽悉心栽培 15歲留學瑞士
05-08
劉小慧26歲高顏值餅印大女 曾赴日深造圓志向成甜品高手
05-09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別讓網絡吞噬珍貴的親子時光|梁紀昌
2025-05-10
親子教養︳學習北極因紐特人爸媽如何教子女 3招培養孩子控制憤怒 少發脾氣
2025-05-09
為何這一代的孩子那麼容易感到 無聊 ?|何基佑
2025-05-07
「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和你爸離婚了」|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2025-05-06
戒 網癮 四大法則|梁紀昌
2025-05-06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