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育兒別偏心 化解手足競爭|Kelly媽媽
2022-06-08

筆者接觸過一些學校社工轉介的家長個案,發現一個現象,就是當我問及他們的子/女從何時起出現讓家長擔心的表現,答案佷多時是當家中迎來弟/妹的期間。美國學者Paul Glick提出「家庭生命周期」(Family Life Cycle)的概念︰結婚(第一階段)、初為人父母(第二階段),跟着就是第二名孩子出生(第三階段)。如果父母於第三階段未能幫助首生兒整理手足競爭的情緒,有可能令他們無意中以偏差行為來爭取父母的注意力。
當夫妻二人初次為人父母,當然可以共同將注意力放在一名孩子身上,然而,當新成員(弟妹)加入這核心家庭,父母就需要協調配搭,哪個家長專注照顧其中一名孩子了。一般而言,因着餵哺母乳,以及母性直覺,新生兒通常與母親更為親近,以致母親無法同時兼顧首生兒的許多需要。
故此,當母親懷有第二胎時,父母便應該開始支援首生兒與父親建立聯繫,並跟母親慢慢劃出心理距離。例如,當母親周末在家休息安胎時,父親可以與首生兒多點二人世界,外出「探險」,培養二人獨有的聯繫和親密感。那麼,當弟妹出世時,首生兒就不會感到突然被隔離於母親和弟妹的嫉妒,因為心理上已預備了有爸爸的倚靠,而不是獨自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