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兒 |雨僑女兒N班開學喊到七彩 專家傳授「 高敏兒 」照顧技巧
2022-08-17

小朋友剛入讀幼稚園時,首階段通常安排家長陪同上課,讓他們適應校園生活,幾日後家長就會離開,小朋友開始獨自上課,但面對與爸爸媽媽分開,部分小朋友會展現情緒不安,出現扭計爆喊等反應。
藝人雨僑的2歲女兒Harper最近開始返N班,由於她是一名「 高敏兒 」,面對陌生老師、陌生環境,適應能力會較其他小朋友弱,出現的情緒反應會較強烈。雨僑早前在社交平台分享,Harper首次自己獨自返學已經「喊到七彩」,只能寄望女兒可以盡快適應,開心返學。
雨僑透露,入讀名校St. Catherine’s國際英文幼稚園暨幼兒園的Harper於首日返學,由於有媽媽陪伴上課,所以可以「幾開心」,「順順利利入校門,開開心心入班房」,即使老師關班房門亦沒有狀況,坦言「一額汗有驚無險」,而且「最後唔肯放學」。
由於首兩日有媽媽陪伴上課,Harper狀況穩定,但第三日要獨自返學,進入校門一刻已不捨得媽媽,之後更「喊到七彩」,雨僑唯有希望女兒「繼續加油」。
- 雨僑與大女Harper。
- 雨僑大女Harper。
- 雨僑與大女Harper。
- 雨僑與大女Harper。
^藝人雨僑不時在社交平台分享與女兒Harper的生活點滴。(雨僑facebook圖片)
「 高敏兒 」(Highly Sensitive Child)是指擁有高敏感「性格特質」的小朋友,他們容易受外在環境影響,細小轉變都會表現很大反應。
雨僑早前曾分享,屬於「 高敏兒 」的Harper於playgroup畢業禮時,因為現場播放影片而「關燈」,此細小環境轉變導致Harper出現「敏感」不自在的反應,結果爆喊並奪門而出。
臨牀心理學家黃詠詩曾在Oh!爸媽分享,指出「 高敏兒 」是一種「性格特質」,例如面對環境轉變、被人責備,或是遇到陌生人時,會出現較大的情緒反應。
一般而言,幼兒時期的反應會較大,涉及環境、社交、情緒反應、感官接收等的敏感範疇,可以同時出現,例如被人責備或不開心時,「社交」及「情緒」的反應有機會同一時間呈現。
「 高敏兒 」需要治療?
黃詠詩表示,治療與否視乎他們的情況會否影響到日常生活,如果面對入讀幼稚園或升小學、轉工人姐姐等情況,情緒反應會較大,適應會較慢,如果家長未能妥善處理,或不懂安撫小朋友情緒,他們便需要尋求專業協助。
黃詠詩指,並非每一名 高敏兒 都需要治療,「評估時,主要了解小朋友的狀況,他們與環境之間的影響及配合,並因應他們的情緒反應、對環境適應程度等,進一步決定合適的治療。」
「 高敏兒 」的照顧技巧
爸爸媽媽不了解「 高敏兒 」時,可能會對小朋友的行為產生不解,往往會怪責他們的「扭計」行為。如果家長發現小朋友屬「 高敏兒 」,他們可以於照顧小朋友的生活及情緒方面做多一步,以下便是黃詠詩的建議:
生活層面
如果小朋友是較慢適應環境或生活轉變的 高敏兒 ,家長可以預先與小朋友溝通,例如告知他們去哪裏、有甚麼、做甚麼,讓小朋友有心理準備,不用擔心到一個新環境或面對新轉變。
情緒層面
如果小朋友的敏感特質爆發,出現情緒反應,家長最緊要是「慢下來」,首先穩定小朋友情緒,給予他們空間抒發。其次是在小朋友身邊陪伴,拍拍他們膊頭,告訴他們不要擔心,「爸爸媽媽會在這裏等你情緒平伏」。
如果小朋友懂得用言語溝通,家長可以進一步了解他們的擔心,有甚麼事情令他們覺得不舒服,然後着手幫助他們處理。小朋友逐漸成長時,可以教他們一些情緒調節的技巧,例如幼兒呼吸法,讓他們面對情緒不穩時亦懂得應付,將來面對生活壓力亦懂得紓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