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低壓區正發展本周尾或進入南海 網民:咁早打風?
2023-04-10

天文台昨天(4月9日)在網頁的「天氣隨筆」內表示,位於菲律賓以東海域的低壓區會在未來兩三日(4月10至12日)逐漸發展,指該低壓系統有機會在本周後期進入南海,但其強度會減弱。
一聽低壓區逐漸發展,即觸動網民敏感的神經,在天文台facebook「天氣隨筆」的帖文下留言,指「今年咁早有?」、「又打風??」。回應的網友更加抵死地提醒「記得準時返工」。另有氣象迷表示,打風「有都唔奇啦,之前12月都掛1號囉」,並有人附圖引述資料「其實香港歷史上最早曾於3月底打風,更需發烈風信號!」、「二戰後最早則係67年4月9日超強颱風維奧莉,最高發出T1!」。
^天文台表示,位於菲律賓以東海域的低壓區會逐漸發展。資料圖片
^圖一:4月9日的衛星雲圖顯示與低壓區相關的雲帶正影響菲律賓以東海域。天文台圖片
^圖二:低壓區現時(4月9日)所在的菲律賓以東海域的「熱帶氣旋潛熱」較高(橙圈示),有利熱帶氣旋發展;而南海的「熱帶氣旋潛熱」較低(藍圈示),不利熱帶氣旋發展。天文台圖片
^圖三
天文台在「天氣隨筆」——《潛熱、風切變、低壓區》內,附上4月9日的衛星雲圖(圖一)解釋,指衛星雲顯示,與一個低壓區相關的不穩定天氣正影響菲律賓以東海域。在較高的海洋「熱帶氣旋潛熱」(圖二)及較弱的垂直風切變(圖三)下,預料該低壓區會在未來兩三日(4月10至12日)逐漸發展,並沿高空反氣旋的西南側靠近菲律賓(圖一)。
天文台續指,部分電腦模式顯示該低壓區會橫過菲律賓,並於本周後期進入南海中至北部,但該區的「熱帶氣旋潛熱」較低(圖二),垂直風切變亦較強(圖三),加上受菲律賓的地形影響,預料該低壓系統屆時會有所減弱。另有個別電腦模式預測受高空西風槽影響,該低壓系統會在菲律賓以東海域轉向,移向琉球群島以南海域一帶(圖四)。
綜合資料,天文台表示,現時的實況氣象觀察數據及電腦模式預測,該低壓系統有機會在本周後期進入南海,但其強度會減弱。天文台會密切監測其發展。
天文台:周四吹東風3至4級,初時離岸5級
天文台今日(4月10日)中午前在「九天天氣預報」內指,隨著影響華南沿岸的東北季候風緩和,未來一兩日該區氣溫回升。預料一股偏東氣流在本周後期影響廣東沿岸,該區有幾陣雨,而偏東氣流會在周末期間逐漸被大陸氣流取代,華南沿岸天色大致良好。此外,一個低壓區會在未來兩三日為菲律賓以東海域帶來不穩定天氣。
預測明日(4月11日,星期二)部分時間有陽光,氣溫21至26度。4月12日,星期三部分時間有陽光。早晚沿岸有薄霧,氣溫22至27度。4月13日(星期四)吹東風3至4級,初時離岸5級,大致多雲,有一兩陣雨。早上沿岸有薄霧,氣溫22至25度。
4月14日(星期五)吹東風3級,短暫時間有陽光,稍後有一兩陣驟雨,氣溫22至26度。4月15日(星期六)吹東北風4級,初時有一兩陣驟雨。日間部分時間有陽光及乾燥,氣溫22至27度。
而根據天文台於3月8日發表的「2023年全年展望」,料進入香港500公里範圍內的熱帶氣旋數目有4至7個,數目「接近正常」。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